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零六章 生入太和,死入太庙(3)

也就寥寥数人吧。

另外考虑到教职工也有亲朋好友子弟读书的需要,赵安又特别允许教职工有借读福利。

就是教职工推荐的学生就读可以减半收取学费。

普通教职员工一人一个名额,吏员两个,学官三个。

校长大人无上限。

虽然事情还没搞,但种种福利措施的出台再次将赵校长送上了府学热搜榜第一。

校长本人无意接受员工们的崇拜和感激,因为他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要办。

给巡盐御史老郑一万两的事。

钱是英雄胆。

赵安实在是舍不得把自己辛苦挣来的血汉钱都交给老郑,因为这笔血汉钱他打算用于贩盐的启动资金,这个买卖初期需要的启动资金不小的。

两个县太爷的加入再小打小闹,挣的钱都不够分的。

没钱怎么办?

很自然的就想到了甘泉县那两位冤大头。

第二天特地派人将二位老领导请到了府学,并将情况简短与二位说了下。

“什么,一万两!”

丁县尊和宋教谕都被这个价格惊住,继而不约而同表示不是他们不愿意帮忙,实在是二人因为议罪银的事已经欠了一屁股饥荒,纵是有心帮赵安打点上面好直达天听也掏不出这钱。

“你们一个是知县大人,一个是教谕大人,区区一万两挤一挤怎么也能凑出来吧?”

赵安不太高兴,想了想可能觉得他这样做是有点对不住人家,便就降了些,意思二位老领导凑个八千两给他也行。

“没有,一分都没有!”

丁县尊一口回绝,没有任何商量余地。

不是他不知道帮赵安直达天听的好处,实是今年县里本来就多事,又是摊派又是水灾的,搞的他这个知县大人收入锐减。

而且为了赵安这王八蛋又贴了一万两议罪银进去,搞的都欠了银庄五千两利子,眼面前真是无能为力。

“要真有贵人能帮赵大人在皇上那提一嘴肯定是好事,就是这钱下官真凑不出来,不过嘛”

宋教谕不敢像知县大人般直接拒绝,于是给赵大人出了个主意,那就是可以去借。

跟钱庄借高利。

借?

赵安愣了下,他之前是打算转正之后跟钱庄借钱看看能不能买个小吏做做,但他如今靠着真本事被老太爷提拔为七品官了,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