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三章 打的好,打的妙(3)

罗锅。

纪大烟袋那边则根本就是和珅的小跟班,两人好到穿一条裤子。

狗屁的铁齿铜牙。

“行了,你们也不用在这猫哭耗子假慈悲,正好我最近也累了,休几天病假抚台大人那边应该不会说什么。”

赵安心态很好,老丁本来就不要他出面掺和漕帮的事,院试那边又是萧规曹随一切照章做事,便是福崧这个抚台大人过来也不过是走个过程,根本不需要他赵委员亲自上手。

所以,窝在家里看看风向也好。

郑御史那边帮他上折子了,这回没要钱,因为郑御史觉得自己作为和中堂的坚定拥护者之一,必须同横行霸道的魁伦划清界限。

这会折子应该由专门折差快马送京了。

接下来几天,“住院”中的赵委员收到的花篮、慰问品连门房都摆不下。

都是府学教职员工们送来的,红包登记薄也写的满满。

都是心意,不收不好。

江苏巡抚福崧过来时听说赵委员被过路的福州将军打了,却是没有上书朝廷替赵委员鸣不平,因为他是阿桂的人。

魁伦虽然不是阿桂的人,但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个道理,福大人还是知道的。

进扬州城时福大人被漕帮组织的妇孺拦下喊冤告状,当着那么多人面福大人只能收下状子,然后叫来扬州知府方维甸,参将赵德汉等官员询问运河情况。

因各自收了漕帮五千两孝敬缘故,代表文官的知府和代表武官的赵德汉均对漕帮罢工事件持中立看法。

但言语中还是表达了对漕运衙门的些许不满。

毕竟马上要过年了,漕运衙门连运费都不给漕帮结清是有些说不过去。

不管什么原因,地方的稳定都是重中之重,何况漕帮还不是一般的组织,真要把漕工逼急了,谁敢拍胸脯说不会出事?

鉴于地方稳定是头等要务,加之漕运总督管干贞跟福崧没有什么纠结,福崧便如实将事情上报朝廷。

这也是迄今为止第一道关于运河停摆相关情况调查的正式奏折。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