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二百零四章 走,一块借高利去(2)

如果把温副将形容成一个国家的话,那就是给赵御史的封口费就占了这个国家鸡滴屁的百分之二十五还多。

赶上军费和教育费了。

加钱同时委婉表示真没别的意思,就是希望赵御史在给皇上的报告中划去漕标打了败仗的事,这件事从头到尾没有发生,漕运衙门一直是以宽容心态在同漕工对话,只是因为双方利益诉求差距太大,才导致对话始终没有成功。

“大人的意思我懂,只是这让下官很为难啊。”

赵安知道温副将诚意满满,毕竟他要把漕标连漕工都打不过的事上报,别人或许要拖一段时间才出事,但他温副将肯定第一时间被调离工作岗位接受朝廷审查。

要知道老太爷登基以来对打败仗官员的处置力度是相当大的,纵是平日再得宠的满洲旗员吃了败仗,也是说杀就杀,说抓就抓的,说流放就流放的。

况一汉官,且是连民工都打不过的汉官。

与其说温副将拿钱封口,不如说是拿钱买命。

就是不知道温副将有没有交议罪银,如果没交的话,还真有大麻烦。

不过这不是赵安关心的,他这次来是要一揽子把事解决掉的不是来收礼的。

再者区区五千两就让他收手,不划算。

要是加个零的话,或许也能就这么算了,马上要过年了,再耗着真没意思。

不够的话,大不了跟老太爷借点,羊毛出在羊身上嘛。

之前老丁就有过这个念头,赵安也是默认的。

只是老丁过来淮安后不被漕运衙门重视,根本没人和他谈,所以这个宁可损失自己也要成全大局的想法没法实现。

“只要赵大人这边没问题,其它地方就没问题,这一点赵大人放心便是!”

温副将给赵安吃了颗定心丸,他吃败仗的事连总督大人都不知道,皇上又怎么会知道呢。

你不说,我不说,就是说了也往小了说,不就皆大欢喜么。

江淮地面上能够给皇上递折子的官员就那么几个,理论上这些人都不上报,那事情就不存在。

至于死伤官兵好处理的很,给些抚恤、伤残钱封口便是,狠一点这些人的军籍都能从花名册上抹掉。

反正空饷名额多的是。

运河风大,官兵正常训练翻条船淹死几个再正常不过。

且这也能充分说明他温副将不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