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二百零五章 这么坑人有点缺德(2)

为造反了。

时间拖的越久,针对漕帮的调查就会越多,拔出萝卜带出泥,届时他“赵少君”暴露的风险也会成倍增加。

另外,老太爷已经质问漕帮四大庵高层。

那帮庵里的老太爷压力下来,他这个“少君”是顶不住的,至少眼下顶不住,因为给帮众的福利还没落实。

所以,化敌为友,在双方利益并无大多大损失前提下和平解决争端,无疑是最明智的选择。

这也是抚台大人所说的“和”字。

区区一个“和”字,恰恰就是官场真谛奥妙所在。

官官相护的本质就是这个“和”字。

而官官相护有时并非指贪官勾结在一起对付受害人,而是官员之间为了维护“体制”和官员体面的一种相护。

对与错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丢了官老爷的脸。

只是借钱的提议让吴参政和温副将都有些踌躇,难以下定决心。

要说五万两对于他们的家底而言其实不多,两人一咬牙自掏腰包也能凑上,问题是谁愿意把自个的钱拿出来办公家的事?

当官是为了求财,不是破财的。

这要当了散财童子,那这几年官不是白当了么。

可不出这五万两,事情就解决不了,一拖再拖的后果二人也承担不了。

故而吴参政和温副将此时的心情是十分矛盾的。

既想解决问题,又舍不得自个出钱,更不想借钱。

“眼下当务之急是恢复运河,其它事在这件事面前都是小事,二位可要分清哪头重、哪头轻,万勿糊涂!”

赵安必须在炉子上添把火,把漕运衙门这对黑手引向未知的深渊。

“只要漕运衙门愿意出五万两,本县担保漕工绝对不会再闹,如果再闹,一切后果由本县承担!”

老丁也适时来了个助攻,他来时知府大人就找过他,告知抚台大人同意省里出六千两,府里出八千两用于漕工“维稳”,漕帮那边再出一万六千两就能凑够三万两。

所以,不存在经济压力,只想赶紧评上“能吏”职称,好为自己的仕途添砖加瓦。

“扬州恒利钱庄是内务府开的,掌柜的跟我有些交情,二位若是愿意借的话,我可以请掌柜的免去二位借款的折色、扣头,全当朋友间的帮忙,如何?”

赵安的样子看着真心为吴、温二位大人着想,看在老丁眼里却是在诱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