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二章 统一认知 各自准备(2)

很有针对性,也具有可操作性,不是那种脑袋一拍就上马的工程。

老丁则提出一个较为专业的问题,那就是借钱买官没问题,反正朝廷有这个制度,大不了用钱砸,反正花的是皇上的钱。

但是,如果仅仅是练两三千人私兵,莫说明年他有可能升任知州,就是眼下这个知县也能设法解决。

无非多设两个巡检所,把衙门三班换一遍,再以乡勇联保名义摊一摊,漕帮那里本来就有“运丁”这个正规官军名份在,练个两三千人完全没问题。

但要按赵安的计划三年内练出不低于一万人的精兵,那就远超出地方官职权范围了。

再怎么在衙门下设武装机构增加人手,也不可能养这么多兵。

武器又从何处而来?

如此规模人数的私兵,又怎么可能藏得住呢。

除非三人中有一人文转武,担任总兵、副将之类的高级武职,再通过“腾笼换鸟”方法把原有的营兵裁撤掉,换之以漕兵。

这个不用想了。

三人都是文官,两个七品,一个八品,江苏又是太平地,文转武没有任何机会,况还要升那么高。

赵安提到了漕运衙门那个漕标副将温庆,只要将这个人拉下水,那就能实现藏兵意图。

武器嘛,也可以由漕衙门衙门解决。

“我看难,”

老丁摇了摇头,吴参政那边被孙女婿哄进了杀猪盘,可温副将却站在岸上鞋子都没湿,怎么下水?

又怎么肯跟着他们干这大逆不道的事。

“事在人为,温庆那里明年我来想办法,只要他温庆是个人,总有拉他下水的法子。”

赵安兜下拉军方人物下水的任务,只要老丁和老宋明年按部就班升职就行。

老丁这边巡抚大人多半保荐,准备好银子就行。

老宋这边明年四月吏部有小捐,到时看有没有江苏境内的知县正印发售,有就买一个。

没有,看情况再说。

这是白莲造反前准备阶段的三人主要工作任务,总结起来就是借钱、买官、挣钱、养兵、拉人下水五步曲。

白莲造反后则是第二阶段。

“平乱必有功,有功必有赏!”

赵安的意思说穿了很简单,就是这一阶段利用平乱的机会大力向朝廷举荐自己人,有战功如实报,没战功就造假战功,利用吏部、兵部正大光明的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