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69章 平乱(4)

利用舵里管辖的漕船帮他张家运茶叶、丝绸。

“姓张的眼里除了钱就是钱,哪管弟兄们死活。”

叶志贵同任朝阳等人对这个新舵主都是不满。

“钱有什么不好?没有钱,吃啥喝啥?”

赵安倒觉得张安乐这人还是十分聪明的,真要跟丁九夺权强行干涉舵中事务,难保丁九他们不会弄死张安乐。

毕竟扬州分舵如今业务多了不少,光往湖北、徐州的两条运盐路线就足够舵里几万人生活了,况他还给舵里引进了建筑业务。

往湖北、徐州的两条运盐路线已经成功运转,徐州那边丁九只是派出负责主事,底下干活的还是原先焦家雇佣的那帮人。

湖北这条线因为赵安再三叮嘱原因,因此不管是负责人还是实际跑船的都是漕帮自己人,跑这条线的兄弟有一千多人,承担了两家大盐商的业务。

每年光运费就能收入四十多万两,不过丁九他们肯定不会满足于运费,私下也在偷偷往汉口运输私盐。

这个私盐是包大为和杨小栓负责的兴隆号的盐,二人在老丁的帮助下不仅在盐政衙门拿到了几千引的官方许可盐,也私下组织人手在东台与灶户直接购买“藏盐”。

东台官方那边因赵安和老丁原因,对兴隆号的非法购盐活动视而不见,使得兴隆号每个月都能从东台偷偷运出数万斤食盐。

包大为和杨小栓二人对业务也越发熟练起来,丁九打算在汉口设立一个兴隆分铺,把私盐业务做大。

赵安对此肯定是支持的,因为汉口不仅是淮盐销往两湖地区的转运中心,也是白莲教起事后的华中地区最大的经济中心。

届时清朝举全国之力动员的军队、物资都会先集中在汉口,各地争发“国难财”的商人们也会云集此地,若能在汉口事先布局就能从中分得一块大蛋糕,同时也能在汉口建立一个情报网络。

想了想,让叶志贵给帮里传信,让丁九将资源重点向湖北这条线倾斜,就是调派帮里的精兵强将前往汉口同当地的漕帮“打成一片”,再利用当地漕帮于汉口站稳脚根。

漕帮弟子是一家不假,但利益这个东西从来不会因为一家人就没有矛盾,所以赵安让丁九可以给出利润的三成用于拉拢收买当地漕帮这个地头蛇。

另外写信给包大为让他和丁九对接此事,又叫杨小栓接信之后赶来安徽与他见面。

之前赵安派百里云龙去与凤阳当地的盐匪联络,不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