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助大人早日解民倒悬,理顺本省政务造福一方百姓。些许俗物,若能略补大人公务所需,便是它最大的造化。”
这番话别说赵安听的暖和,老宋听的都不住点头,当真是滴水不漏,既捧了赵安,又表明自己一腔公心,可见其对进步的渴望有多么强烈。
是个会做官的。
“宋大人有心了。”
端起茶碗,赵安轻轻吹了吹浮沫,故作漫不经心问道:“本官奉旨实任布政署理本省巡抚事,乃皇上对本官的器重与厚望,只本官初来乍到对本省诸事尚有许多不明,宋大人久在安庆,于本省情况自是熟稔,不知有何教我?”
赵安这是探对方底了。
宋知府微一沉吟便谨慎开口道:“大人明鉴,本省前任抚台大人为官清廉,其门下亦多以清流自居。然则,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前任抚台大人在时,固然无人敢攫其锋,但其施政过于理想,于地方实情难免有所隔阂,种种政令举措让我们束手束脚难有作为。”
闻言,赵安眉头微动,此人显然对朱珪很是不满,却将对朱珪的不满归结于其施政的不切实际,而非直接攻击朱珪本人,甚至还夸赞朱珪清廉,这说话的艺术水平相当高了。
“如今前任抚台大人虽回京任职礼部,然其余威犹在,省内一些自诩清流正途出身的官员,如”
说到这,宋知府略作停顿,继而像是下定决心道:“如学政徐大人等对大人便似有诸多疑虑。”
老宋顺势接过话:“宋大人所言甚是,今日北门便是明证,臬台张大人称病不出,学台徐大人远走徽州,照我看这绝非偶然,实是想给藩台大人一个下马威。”
赵安端着茶碗不动声色听着,宋嘉问所言与他的判断基本吻合,安徽省内朱珪留下的潜在势力对他是非常排斥的,为首就是掌握舆论和教育话语权的学官系统。
莫要小看学官系统的话语权,舆论这东西从来都是读书人弄出来的,又哪个士绅没有子弟在学校上课的,学官和老师们要是众口一辞说某某官坏,学生们回家一传,那某某官就坏定了。
风评坏了,考评也就坏了。
运气好调到别省任职,运气不好说不定就此倒台。
所以,学官系统必须要抓到手中,赵安不抓,这个系统握在清流手中就是他的反对派。
相比之下,搞掉现任学政要比搞掉称病不来的按察使迫切。
“.臬台张大人,下官与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