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20章 姚明的骨密度(4)

所以这篇论文的可信度尚可。

简单来说,就是姚明已经错过了提升骨密度,也就是小时候打基础的最佳时期。

这个时候进行肌肉训练,是会对身体骨骼有更大的压力,尤其是姚明这样的大吨位内线球员,会增高下肢应力性骨折的风险。

所以在增加肌肉围度之前,应该先考虑提升骨密度。

20岁左右,是骨密度的巅峰,姚明21岁,勉强还能赶得上个尾巴。

而根据唐森的经验,提升骨密度,补钙还是其次,力量训练才是最有效的。

但力量训练又有增肌的风险。

如今的姚明正在减肥,降下肢的肌肉围度。

这个时候进行下肢的负重力量训练,反而不利于肌肉围度的降低。

两者是有矛盾的。

但考虑之后,唐森觉得还是应该参考论文,优先提升骨密度。

同时,这里有一个关键点。

增肌和增力是不一样的。

唐森有一个基础的经验,比如硬拉深蹲这些力量训练,想要增肌,要练多次数的小重量,侧重于次数。

而如果要增力,那就要多练最高重量,减少次数。

姚明这个情况,显然适用于后者。

当然,药物辅助也不能少。

下午的时候,霍尔应约赶了过来。

他本来就是个举重运动员,力量训练那是他老本行。

还有骨密度。

根据“沃尔夫定律”,那毫无疑问,举重运动员的骨密度是非常惊人的。

这方面霍尔能提很多专业的意见。

比如想要补钙,醋酸钙比碳酸钙的吸收效率更高。

还要控制维生素a的摄入,过量的维生素a,会加速骨流失。

参考姚明如今的情况,他帮唐森在饮食计划,还有力量训练上做了一些调整。

唐森也自己用系统,根据之前去中国扫描的姚明身体情况,进行了模拟。

发现是能够显著提升骨密度,比自己制定的力量训练计划更好。

只能说霍尔在力量训练方面真有一套。

还有药物使用上。

他为姚明制定了一份辅助用药的方案,甚至于连哪个牌子更好都写明了。

唐森满意的给他写了一张支票。

这个支出肯定不能自己包,回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