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1章 寻找盖聂(2)

方铭头痛的想着,“要是实在不行就只能去羊汤馆守着了,逢七,今天是十一,还有六天,看来还得等六天啊。”

于是,这六天来,方铭将咸阳城几乎逛了个遍。

第一日,方铭蹲在馔玉桥头看人斗鸡。竹笼里的芦花鸡扑棱着翅膀,周围押注的汉子们吼得脸红脖子粗。巡街卫兵过来时,众人瞬间作鸟兽散,唯有个跛脚老汉收拾不及,被罚了十钱。

第二日暴雨,他躲进茶肆听书。说书人正讲到秦王巡边,唾沫横飞地比划着:"那琅琊台高三百丈,陛下振臂一呼,海波都退了三里!"台下戴儒冠的老者摇头叹息,在竹简上疾书"劳民伤财"四字,墨迹未干就被巡吏撕了去。

第三日误入东市药铺,掌柜的竟在碾制"清瘟散"。方铭嗅出药方有误,刚要开口,却被抓药的妇人抢了先:"俺家三娃高热三日,这药服下反倒泻个不止......"他悄悄将改良药方写在包药纸上,转眼却被掌柜揉作一团。

第四日逢双,官府在西市决囚。方铭被挤在人群中,见三辆囚车缓缓驶过。第一个是私铸铜钱的商贾,第二个是醉酒毁坏田界的军汉,第三个竟是太医署的采药吏——因误了进贡时辰被判劓刑。

第五日清晨,方铭在城门口看人贴告示。崭新的黄帛上写着"迁虏令",要将六国贵族尽数迁往骊山修陵。有个白发老妪突然扑到榜前,哭喊着"我儿已在阿房宫当差三年",被守军一鞭子抽翻在地。方铭摸出银针要救,却被卖陶罐的老汉拽住:"后生莫管,这是第三回啦。"

终于,到了十七号,方铭早早的就起床,来到了楼下。

尽管已经听说盖聂一般都是傍晚才会来,但是为了以防万一的他也是早早的蹲守在羊汤馆旁边。

晨雾未散时,方铭的指尖就已在粗陶碗沿划出第三圈水痕。羊汤馆的榆木桌板沁着经年累月的油光,倒映出他微微发颤的眼睫。跑堂的第五次过来添热水,粗瓷壶嘴磕在碗边"叮"的一声,惊得他险些打翻竹箸。

"客官这碗茶都续成白水了。"独眼老汉剁着羊骨,刀刃剁进砧板的闷响像更鼓,"要不再来碗头汤?"

方铭摇头。

辰时来喝头汤的贩柴老汉絮叨着粮价,他半个字没听进去;午间打尖的脚夫们赌骰子喝彩,震得他太阳穴突突直跳。

檐角铜铃每响一次,他便在桌角刻道浅痕,日影西斜时已刻满七道。

申时三刻,门口青石板响起马蹄铁的清音。方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