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容,露出的眼睛却含着笑意,"方大人可知,陛下曾经下达过旨意,只要是六国贵族不在反秦,就一概既往不咎。”
伏念突然将茶壶重重一放,瓷器相撞的脆响打断对话:"小圣贤庄立庄七十载,只问学问,不问出身。"他袖中落出一卷竹简,"这是陛下亲批的诸子百家诏,方大人请看。"
方铭接过竹简,发现末尾盖着李斯的相印。
张良合拢折扇,在掌心轻敲:"所以方大人现在明白,为何我能坐在这里与您论道了?"
方铭目光扫过众人。伏念肃穆如松,颜路温润似玉,张良潇洒若风,三人神色各异,却都透着不容置疑的坦然。
"是在下唐突了。"方铭拱手致歉
方铭又问道:"伏念先生,在下还有一事请教。"
伏念神色平静:"方大人请讲。"
方铭放下茶盏,斟酌片刻,道:"淳于越先生为扶苏公子之师,亦是儒家名士,我想了解一下,淳于越先生和小圣贤庄是否有联系?"
此言一出,厅内气氛微凝。
颜路低眉斟茶,动作依旧从容,但指尖却微微一顿。张良折扇轻摇,眸中闪过一丝深意,却未开口。
伏念沉默片刻,缓缓道:"淳于师兄与我等同出荀师门下,理念虽有不同,但同属儒家一脉。"
方铭敏锐地捕捉到"师兄"二字,心中一凛——伏念竟称淳于越为师兄?
"所以,小圣贤庄与淳于先生关系匪浅?"
伏念目光深远:"当年淳于师兄入秦为博士,欲以儒术匡扶天下。奈何......"
颜路此时开口,声音温和却字字清晰:"后来淳于越师叔越来越偏激,认为儒家代表一切,后来,我们的联系也就断了。小圣贤庄虽尊其学识,却不取其行事之法。"
张良轻笑一声,折扇一合:"方大人此问,莫不是担心小圣贤庄也如淳于师叔一般?"
方铭坦然道:"张先生多虑了。在下只是好奇。"
张良的目光在方铭腰间的玉佩上停留片刻,忽然笑道:"方先生可知,您改良的水车和曲辕犁,已经传到我们桑海了?前日还有农家弟子专程来庄里打听。"
"哦?"方铭饶有兴趣地问:"农家弟子也对新技术感兴趣?"
"何止是农家。就连庄里的儒家弟子,都对方先生敬佩不已。"
张良忽然正色道:"方先生既为扶苏公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