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银钱,总能多支撑一些时候,说不得到时薛蟠就能顶门立户了呢?
薛姨妈的心思,宝钗自是知晓。她思量一番,虽极不情愿,可到底没反对,道:“妈妈拿主意就是,女儿也帮不上什么。”
薛姨妈笑道:“那就定下了,待来日让你哥哥好生招待远哥儿一番,说不得此事就成了呢。”
荣庆堂。
碧纱橱里本就每日洒扫,今儿个又擦拭一新。黛玉仔细翻着书架上的书册,这些孤本、善本都年头久远,最差都是前明的,时间一长不免黏连。春夏须得晒书,冬日里时不时翻动一番,免得折损了。
紫鹃与雪雁在一旁伺候着,笑说府中趣事。
外间传来响动,雪雁循声观量,旋即笑道:“是嬷嬷回来了。”
果然,少顷那王嬷嬷便笑着进了碧纱橱。
黛玉笑道:“可见过老师了?”
“见了,藩台给姑娘写了一幅字,又送了些金、银稞子,说留着赏人用。”
雪雁笑道:“这倒好,省得去寻二奶奶兑了。”
黛玉放下书册,扭身道:“老师写了什么字儿?快给我瞧瞧。”
王嬷嬷便将一副字送上。黛玉急切展开,便见其上写着‘敛锋芒、藏才情,勿露圭角;谨言行、掩喜怒,温和柔顺’。
黛玉观量一般,心下若有所思。自苏州往京师途中,老师虽不曾说过什么,可担忧之色溢于言表。
黛玉自是知晓贾雨村担忧的是什么。除了文武殊途,只怕老师担忧的便是荣国府的富贵!
林家累世列侯,黛玉打小儿也是锦衣玉食养起来的。可甫一入荣国府,还是被那泼天的富贵骇了一跳!
初时只当荣国府门第高,自是该当这般富贵。可在扬州一年,经历了事儿,黛玉此番再见荣国府富贵,心下又是另一番心思。
这荣国府岁入多少?开支又是多少?这般富贵可能长久维系了?
她虽年幼,却因主持家中庶务一载,对此略有所得。这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荣国府每岁开支两万大多,赶上事儿多只怕就要三万银钱。荣国府庄田、铺面所得有限,又怎么支撑得起这般富贵?
黛玉聪慧,便想着荣国府只怕另有生财之道。可这般法子既然见不得光,又岂能长久?
常言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来日若那营生断了,荣国府为了维系体面,只怕一时间不肯俭省,那岂不成了坐吃山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