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个绝代佳人。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是佳人?”
絮絮叨叨说了一大通,却是因着女先儿说了个凤求鸾的故事开头,惹得贾母叨咕腹诽不已。
陈斯远睁眼往屏风对面打量,影影绰绰便见黛玉、宝钗一并垂了螓首,显是心下憋闷的紧。
贾母这一番絮叨,不知道以为不过是有感而发,提点府中诸姊妹不可妄为;可知道内情的,哪里不知贾母不过是借题发挥,随意寻了个由头编排、训斥宝钗、黛玉?
只是这又是因何缘故?
陈斯远略略思量,俄尔便回过味儿来,老太太这是心里不平衡啊!
黛玉是贾母选定的孙媳妇,宝钗是王夫人选的,这二人一先一后舍弃宝玉,转而与陈斯远定下婚事。本道来日定能给宝玉寻个妥帖婚事,谁知却寻了个没起子的夏金桂,还有了身孕!
宝玉才多大年纪?如今夏金桂回返夏家,这孩儿是定要生下来的。此事传扬出去,来日哪里还有好人家的女儿会嫁给宝玉?
元宵佳节,贾母多吃了两盏,再看宝钗、黛玉,难免心下泛酸,这才寻了后头故意贬损。
此时便有凤姐儿打圆场道:“罢,罢!酒冷了,老祖宗喝一口润润嗓子再掰谎。这一回就叫作掰谎记,就出在本朝、本地、本年、本月、本日、本时,老祖宗一张口难说两家话,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是真是谎且不表,再整那观灯看戏的人。老祖宗且让这二位亲戚吃一杯酒,看两出戏之后,再从昨朝话言掰起,如何?”
话音落下,又有两位女先生附和,顿时惹得众人笑成一片。
宝姐姐早慧,自是知晓贾母说这番话不过是排揎心下别扭,心中只暗自冷笑,全然不在意其言。
黛玉却不同,一则年纪尚小,二则府中只贾母这一个亲人。若是那无关紧要之人说了这等话儿,黛玉自会反唇相讥,断不会上心。偏生这话儿出自贾母之口,且她昨日与陈斯远游逛了灯会,今儿个又去清堂茅舍。
此等行径正应了贾母贬损之语,于是霎时间就红了眼圈儿。
一旁宝钗见其不对,便在桌下握住其手儿,朝着其略略摇头。黛玉心下感念,抬眼端详贾母一眼,心痛之余更是费解不已。
她与陈斯远的婚事早就定下,实在闹不明白今日贾母为何出言讥讽。
略略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