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歧行(2)

了对抗北唐威胁,大梁重心随着迁都河洛,几乎转到北面。因此依照前朝两京的例制,设置相应留司分守的文武百官;以为管辖广府为核心的岭外之地,以及节制广大的南海诸侯外藩。

而江畋寄付的此身少年,杨氏子思彦,字元莛,便是长久居留在广府的万千藩属后裔贵家子弟之一。祖籍却是源自北方,属于乙未之乱其间南投的北人群体。先祖出自梁公麾下的五小骁将之一的杨文理。

因此,后世子孙随之水涨船高,而成为京兆显赫一时的名望大族;与高氏、韦氏、卫氏、程氏等名门高族,相提并论的禁军世家宿卫将门。然而在那场惨烈异常的乙未之乱中,死忠京兆家的杨氏首当其冲。

不但效力于北门宿卫、南衙诸卫的成员,因此在变乱中死伤殆尽。就连剩下的家族成员,也在掩护硕果仅存的京兆家遗孤;也是南海拥立的初代大梁天子承光帝,逃脱各路追杀过程中,舍生忘死前赴后继。

因此,最终年少的承光帝历经千难万阻,辗转数千里抵达岭外后;杨氏为首的众多陪臣和衷心故旧,几乎因此死伤殆尽;最后竟然找不出可以继承家门的子弟。最后,只有一位远嫁到南方的族女,得以幸存。

因此,在这位远嫁江南的杨氏族女,所出的子嗣当中;挑选出一位代为继承了,昔日嘉善坊杨氏的家门和姓氏。并且作为忠君效死的表率之一,追封为义烈候,授予开藩封土吕宋州的优遇,令子孙世享采邑。

到了江畋此身已经是第三代。但因父辈未能继承藩邸,便照例分家出来留在广府;自经营土产致富,又以门荫步入仕途,担任闲散官员。但类似的出身在广府,没有几万也数以万计,委实属于无足轻重角色。

直到他迎娶了一位,南海公室麾下的重臣家系,五脉七叶之一的高门贵女;才突然发达起来,自此官运亨通、扶摇直上。直到此身十岁时,以宣抚大使身份,渡海前往海东传喻诸侯,不幸落海受惊重病不起。

而后贵家出身的母亲,也因为思念成疾而很快病故在娘家。此身因此突然成为了,父母双亡、两相不靠的孤儿。但再怎么可怜,身为贵家子弟的待遇用度,还是未曾短缺过;甚至在追封抚恤时补入京武大学。

成为内定的“羽林孤儿”一员,只待学成结业之后;就可以补入少兵营的仪卫序列,开始在宫苑行在中值守巡事。但就在京师大学的交流活动中,他遇到了毕生动心对象,也开启了后续一系列悲剧和憾事根源。

回想到这里,江畋再度被这具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