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候。
可他们却没有能如愿见到元祐帝。
“各位大人们,太上皇最近身体抱恙,已经歇下了。”
又是身体抱恙。
众臣面容扭曲,已经对身体抱恙这四个字有些应激了。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的时候,沈清平突然开口,“不如去请公主来决定吧。”
“公主?”朝臣们都有些犹豫。
“如今太上皇病了,皇上又不知这会儿在哪个地方呢,能决定此事的就只有公主了。”沈清平作势叹了口气,“诸位别忘了,公主文可安邦武能定国,这种事情处理起来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就怕......”
“就怕什么?”有朝臣忍不住开口问道。
“就怕公主不愿意出面。”
于是,百官们的思路从怎能让公主主持,变成了如何才能让公主主持。
当宋时欢看着求到自己面前的百官,嘴角直抽。
总觉得自己被套路了。
“公主,百姓们等不起啊。”
面对百官殷切的目光,宋时欢叹了口气,给出了一个非常完美的法子,沈清平趁势把其他几件棘手的事情也抛了出来,宋时欢一一处理,迅速把事情给解决了。
此时的百官们看向宋时欢的眼神都变了。
谁说公主不能干政的?
......
宋裕这一次出京足足两个月才回来。
回来的时候没有蹲在宫门口守着他的朝臣,也没有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要他主持公道的御史。
一切都安静的过分了。
“六喜,人都去哪了?”宋裕一下子还有些不适应。
“回皇上,都在公主那里呢。”
一刻钟后,沈清平缓缓来到了紫宸殿,两个月的时间,沈清平周身的疲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闲适的清冷。
“沈三,快跟朕说说最近两个月发生了什么事儿?”
宋裕有些迫不及待。
沈清平觉得自己是个天才。
发现了公主的治国之能。
讲起宋时欢处理朝务的事情,沈清平滔滔不绝的说了足足两个时辰。
“臣向公主提出身上背负的担子太重,其他朝臣太过轻松,所以公主作出了一些调整,臣现在每日也有一两个时辰的闲时。”
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