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着经文,字迹已经模糊了,被风雨侵蚀了几十年。
爬到一半,他停下来,靠着栏杆,看着远处的海。
海面是灰色的,没有浪,像一块凝固的铅。
蔡锋在后面几步远的地方等着,没说话。
杨鸣站了一会,继续往上走。
寺庙门口,香烟缭绕。
游客不多,三三两两,有人在拍照,有人在上香。
杨鸣走进去,径直往大殿走。
大殿很高,屋檐翘起,挂着铜铃,风吹过,发出清脆的响声。
殿内供着佛像,金身,眼帘低垂,嘴角带笑。
香炉前跪着几个人,双手合十,低头念念有词。
杨鸣走到香炉前,从旁边拿了三根香,在烛火上点燃。
他跪在蒲团上,举起香,拜了三拜。
然后把香插进香炉,双手合十,闭上眼。
他跪得很久。
比一般人都久。
周围的人陆续起来离开,他还跪着。
蔡锋站在后面,看着他的背影,没动。
过了大概五分钟,杨鸣睁开眼,站起来。
他转身往外走,路过侧殿的时候,看到一个签筒。
他停下来,走过去。
签筒是竹制的,里面插着几十根签。
他拿起签筒,晃了几下。
签相互碰撞,发出哗啦哗啦的声音。
一根签掉出来,落在地上。
杨鸣弯腰捡起来,看了眼签号:八十三。
他拿着签,走到旁边的解签处。
解签处是个小房间,门口挂着帘子。
里面坐着一个老僧人,六十多岁,白眉白须,穿着灰色僧袍,眼神平静。
杨鸣把签递过去。
老僧接过,看了眼签号,翻开面前的册子,找到对应的那一页。
他念出来:“孤舟入险滩,两岸起惊涛。稍有不慎处,覆没在须臾。然看舵手稳,激流亦可渡。”
他停了停,继续念解签:“此签险中求胜,成败系于一念。当前之局如行船过险滩,稍有差池便是灭顶之灾。然若心志坚定,手段得当,未必不能破浪而出。凶吉难料,全凭自身。切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成败只在临门一脚。”
老僧念完,抬头看了杨鸣一眼。
杨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