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629章 时光流逝(2)

的成型了。

同时,经过这三年的大发展,自动步枪已经装备了十万军队。

其他的,暂且放在库房之中,包括手榴弹在内,各种炸弹也做了不少。

但是更加高级的武器,比方说导弹什么的,没办法做出来。

只因为,工业基础还不达标。

李承乾继续沉淀,要技术就给予技术支持,努力的靠着后世的经验和技术,脚踏实地的建立工业基础。

因为他明白,只有基础建立好了以后才能自己发展。

如果缺了某一环的话,最终的结果就是空中阁楼,不知道要经历多少曲折,才能够重新补全。

既然他在位,这方面就一定不能马虎。

宁愿发展慢一些,也绝对不能‘一条腿走路’。

有了海外各种高产动植物的原型,李承乾终于放心让人口继续发展。

与此同时,各项关于民生的研究自然不能落下。

此时,也到了李承乾的孩子们,封王出去的时候。

李承乾没有按照自古以来的封王标准,封战国时期的王,以定亲疏远近。

他是按照他们特性,或者李世民对他们的期盼,去给他们封王。

比如说,陈妃的儿子李源锡,封力王。

比如楚慕希的女儿,也就是长公主,封为娴公主。

至于谁做李承乾的继承人,经过三年的听讼和三年的地方执政,他们自己是不是这块料,自己心里清楚。

这种不用争夺,只需要自己努力,就能够得到几乎一切的模式,让他的孩子们之间,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

谁强,谁适合做什么,其他人几乎都看在眼里。

比如李源锡,让他去做这个皇帝,只怕想一出是一出。

脑子虽然不蠢,但也太纯粹了点,他也就适合做个将军,听命行事就够了。

可能是李承乾把他们pua过度,六年之后的今天,李承乾他就找不到继承人。

要么就是啥都不想干的,这种大多数是公主。

要么就是想外出封王的,这种大多都是儿子。

他们觉得,管理大唐实在太累了,也太不好掌控了。

主要是听颂那三年,李承乾几乎是天天考验他们,让他们出意见。

搞得一个个简直神经衰弱,觉得做皇帝太难了。

要能做昏君还好,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