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26章 不敌人家翻身难,只是输棋何必动手?!(2)

他不仅缔造了统一的王朝体制,还开创了“皇帝”这一名号。

祖龙,这个称谓,确实实至名归。

“那不知朕,后人又会以何名号相称?”

刘彻不禁心生一丝期待。

毕竟,一个流传千古的外号,往往能最直接地反映后人对这位帝王的评价。

始皇的“祖龙”,足以令人印象深刻。

作为征伐四夷、开疆拓土的汉武帝——

他暗自思忖,自己的外号,是不是也得气势滔天才配得上?

不仅刘彻暗自揣测,其他皇帝们也都不由自主地思量起自己在后人心中的“绰号”。

贞观时期!

李世民抹去眼角一滴泪,捋须轻叹:

“祖龙之名,确实不凡。”

“朕开创盛世,万国朝拜,被尊为‘天可汗’,不知后世人是否会以此为朕之号?”

洪武时期!

朱元璋听得兴致勃勃,转头望向朱标,笑容满面地问:

“标儿,你说,咱以后会被叫个什么名头?”

朱标挠了挠头,略显为难地说:

“父皇,这个问题,儿臣还真不敢妄言。”

“毕竟,后世的世道人心,岂是我们现在能预判的?”

“但以父皇驱逐胡虏、重建中国之功,称号怎会逊色?”

朱元璋闻言大笑几声,颔首表示赞同:

“正是如此!”

“虽说私下取皇帝的绰号在当代是要掉脑袋的事儿。”

“可后世之人敢这般称呼,也能说明他们对这些帝王的喜恶态度。”

“咱的外号,定不会差!”

在古代,百姓岂敢轻易妄议君王,哪怕只是口头的调侃,也是大罪。

但千百年之后的网民,却能随心所欲地为历代帝王冠以各式各样的昵称与外号。

这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历史的“再评价”。

因此,老朱等人对自己未来在后人口中的名号,颇为在意。

永乐时期!

朱棣暂时放下与太子朱高炽的“拉扯”,目光再次投向天幕。

“给朕起外号?”

他心头浮起一丝不安。

虽口口声声说自己是“顺位继承”,可这江山到底是怎么来的,他最清楚不过。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