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68章 这就是我一手教出来的好孙子?!(2)

动靖难,夺侄子之位,却也是一代明君。”

“朱高炽虽短暂在位,仁政爱民,口碑流传百世。”

“至于朱瞻基斗虫虽荒唐,总体还算过得去。”

“可到了明英宗”嬴政微叹,“果不其然,盛世之后便是衰败。”

他摇头失笑。

“要说咱们大秦,为了建立统一大业,六代明君才成就帝国伟业。”

“而这大明不过四代,就开始出问题了。”

嬴政这番话说得不无道理。

朱元璋打下的江山,经靖难动荡却依旧能延续;

朱高炽守成有道,朱瞻基虽不出彩但也不算昏庸。

哪知道一过这代,就出问题了?

“咱大秦创业艰难,哪一代不拼尽全力?”嬴政心中一沉。

想当年,秦孝公励精图治、重用商鞅,才开局破局;

接着连出英主,才有日后虎视天下之势。

哪怕中间一任皇帝无能,后果都是灾难性的!

“所以说,要代代出圣君,根本就是妄想。”

这时,扶苏轻叹:“这明朝的前几位皇帝,其实都不差。

只可惜再优秀,也挡不住后继无力。”

汉武时期!

刘彻神色淡然,看着那排山倒海的外号冷笑连连。

“昏君哪朝没有?出了昏君也不稀奇啊!”

“只是老朱家走得太快,这才几代啊,就开始原形毕露。”

不过汉武帝也不是全然嘲讽。

他还是隐隐觉得,能保住几代清明已属不易。

“我们刘家的子孙倒是争气些。”

刘彻心中暗想。

“从西汉到东汉,没出过这种水平的皇帝。”

尽管他也知道,英宗的结局未必只是外号那么简单,还得继续看。

但单凭这些外号,就已经够拉垮了。

“不过再怎么差,应该也没到宋徽宗、宋钦宗那种程度吧?”

他皱眉望着天幕,忽然觉得,兴许自己要看个好戏了。

贞观时期!

李世民轻抚胡须,凝视着高悬天际的天幕。

“明英宗‘大明真男人?”

若是以后世百姓的取名风格来看,这所谓的“真男人”,怕不是褒奖,而是嘲弄吧

大宋!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