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04章 若皇帝随心而为,没有规章,那天下岂非大乱?(3)

持万历吧?

可偏偏一个也没有!

内阁首辅王锡爵不过说了句“三王并封”不是不可以,就立刻遭群臣群起而攻,说他巴结皇帝。

最终被逼得自请辞职。

这种空前一致的凝聚力,让老朱愈发厌恶!

他最忌惮的,正是臣子们暗中勾连,欺上瞒下。

所以,他才设立锦衣卫,专门盯着这些人!

而万历与群臣的国本之争,竟整整持续了三十年。

三十年里,居然连像样的“福王党”都没冒出来!

随便拉一群百姓出来投票,恐怕也有人会嫌宫女生子身份不正,支持另立太子。

更何况,福王党还是皇帝暗中倚仗的阵营。

理论上,这该是最容易获得皇帝青睐的一边。

可偏偏,在三十年间,文官集团硬是齐心合力,死顶皇帝!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们的团结,远超常理!

老朱下意识想起了汉武帝之前提过的阴谋论。

难道,所谓的文官集团,真的存在?!

他的脸色骤然阴沉下来。

朱翊钧违背祖训,固然有错。

但这些一窝蜂的臣子,个个都该杀!

朱标也若有所悟,神色凝重。

难道到了后世,那所谓的文官集团真的成型了?

他们或许没有统一的纲领,没有明确的领袖。

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敌人。

皇帝。

或者说,皇权!

想到这,朱标眼底也闪过一抹寒光。

永乐时期!

朱棣静静揣摩这场古怪的国本之争。

谁当太子,居然不是皇帝说了算?

若换成他朱棣,要改立汉王朱高煦为太子,朝堂上肯定也会沸腾。

那些站在太子府的臣子,必然拼命反对。

可反对归反对,他朱棣照样能镇得住!

更何况,总会有一批人站在汉王一边。

可放在万历这里,情况就显得诡异了。

群臣居然前所未有的整齐划一,全都死顶皇帝!

哪怕被廷杖、被罢官、被流放

也几乎没有人敢出头力挺皇帝。

这太不寻常!

若朱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