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62章 再多钱也要砸,非把北元打烂不可——!!(3)

乾隆倒是肯定了几句。

汉武帝固然威名赫赫,可惜武功过重,民生凋敝。

反观自己,既有十全武功,百姓却未至于如汉时那般困苦。

大清更是屡屡减免赋税,安抚民心。

相比之下,自己岂不是更胜?

乾隆信心倍增,觉得那榜首之位已是囊中之物。

至于第二,莫非是皇祖康熙?

很快,天幕浮现出帝王身影——

正是汉武帝刘彻!

慷慨激昂的旁白随之响起:

他是首位向百姓公开认错的皇帝。

在位五十四年,四十余年都在征战。

版图扩大一倍,疆域空前辽阔。

却也因穷兵黩武、杀妻灭子,几乎后继无人。

他便是西汉孝武皇帝,刘彻!

天幕的解说,简明勾勒了武帝的一生。

在位五十余年,几乎都在打仗。

之所以有十余年无战事,只因尚未亲政。

但结果也是显著的——

汉武帝硬是把版图扩张了一倍,奠定了汉民族的生存格局。

这,已是不世之功!

刘彻,景帝第十子,七岁立储,继而即位。

前期因窦太后专权,政事受制,欲以儒术削弱外戚,却被压制。

他一度沉湎于声色,迎娶平阳公主府中的歌姬卫子夫。

数年后窦太后薨逝,刘彻得以全掌大权。

在董仲舒倡导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影响两千年的汉家体制。

休养数十年的大汉,积蓄已足,刘彻遂掀开征伐新篇章。

先平南越,再伐匈奴,卫青霍去病屡建奇功,河套收复,河西开拓,封狼居胥,漠北不再有王庭!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匈奴人的悲歌,便是汉武帝铁血的最好注脚。

他又继续平定西羌、东越、西南夷,将其纳入汉疆,使国土倍增。

纵观武功,汉武帝的确无可置疑。

北击匈奴,南灭百越,西征大宛,奠定了两千年的民族生存空间。

更重要的,是打出了民族的骨气!

对他的争议,则在于两点。

一是连年征战,几乎让国家崩溃。

二是晚年的巫蛊之祸,差点让汉室绝嗣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