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63章 论威名,他六下江南,万民夹道迎驾??(2)

气。

身为通晓史学之君,他深知朱元璋一生的坎坷与伟业——

从濠州白丁到一统天下,从草莽英雄到帝王之尊,每一步都踏满血与泪。

怎会与“卖钩”这等污秽字眼相连?

“此言荒唐,实有悖史理!”

康熙的声音不高,却如玉敲金石,震人心弦。

他将书缓缓放下,双目直视天幕,目光深邃如渊。

侍立一旁的张廷玉心中也是一震,赶忙上前一步,恭身奏道:

“陛下英明,野史多半荒诞不经!”

“信口编排,不足为据。”

“明太祖乃开国英主,雄略盖世,断无此等有辱身份之行!”

康熙微微颔首,指尖轻敲案几,神色若有所思。

“朕自然知这类野史不足为信。”

康熙沉声道,眉宇间却浮起一丝疑虑,

“但天幕此前所显之事,虽偶有偏颇,却并非全然虚妄。

如今它忽然抛出如此惊世之言,若不澄清,岂非要误导天下人对明太祖的观感?”

他起身踱步于南书房内,龙袍下摆轻拂地面,衣袂生风。

“明朝虽有昏庸后嗣,但太祖立国之功,不容抹杀。”

“朕以为,他确是当得起‘历史十大帝王’之名!”

“张廷玉。”

康熙忽地转身,语气愈发沉稳:

“命翰林院即刻调阅馆中所有关于明初的史料,特别是太祖早年之记载。”

“凡有蛛丝马迹,务必查明,勿遗一字。”

“臣遵旨。”

张廷玉俯首应命,心中明白,皇上此举,不单是为辨史实,更是在维护帝王史道的庄严。

康熙走到窗前,凝望庭中那棵银杏树,金叶在秋风中轻颤。

他缓缓开口:“明太祖寒微出身,却能由布衣而定鼎中原,实乃天命所钟。”

“他勤政节俭、平定乱世,使民得以安生。”

“若因无稽之谈而污其名,岂非不公?”

张廷玉俯首附和:“陛下圣心仁明。”

“是非自有史官评断,岂容荒唐传言玷污圣贤?”

康熙回身,眼神坚定:

“朕要的不仅是一个清白,而是让天下人懂得,评史当持公心,不可随波逐流。”

“若查无实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