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让天下再无战火,让农田能生粮,孩童能读书!”
他踱步至殿中央,靴底踏过散乱的纸页,声音愈发冷厉:
“萧衍早年也算有志之主,却竟沉溺佛法至此!”
“把庙宇当家园,把朝政当累赘,把国库当施舍!”
“本是赈灾、修渠、养兵的钱,他全拿去赎自己那虚妄的清净身,岂有此理!”
他目光炯然,手指紧攥成拳:
“被囚之后,他若忍辱负重、密召旧部,也许尚有回天之望。”
“可他倒好,以绝食为‘骨气’,以死亡求体面,徒留苍生涂炭!”
“梁朝的百姓死伤无数,他可曾想过?”
“那帮拼死守国的将士,又该如何含恨泉下?”
赵光义急忙俯身,将散乱的文册一页页拾起,小心整齐叠好,抬首恭声道:
“兄长所言极是!”
“萧衍之祸,在于自弃天职,愧对黎庶。”
“帝王若失其度,纵再聪慧,也难免遗祸天下。”
赵匡胤沉声道:
“此事当为后世之鉴。”
“命史官将其事迹载入大宋戒鉴录,令宗室诸王每月亲读!”
“要让人明白‘治国须忧患,失政生安逸’的道理。”
“朕要让天下人记住,江山不止属于皇室,更属于天下百姓!”
“身为一国之君,却既不能守祖宗之业,又不能保百姓安生,反因私念一隅——”
“令叛军肆虐、山河崩裂、黎庶涂炭——如此昏庸之辈,岂配称“帝王”?”
“连“昏君”二字,都显得抬举!”
赵匡胤语气如铁,声震殿宇。片刻沉默后,他缓缓收敛怒意,神情变得庄重而深冷:
“传朕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