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十八章意外收获(求追读,求月票)(3)

来淬火的,风箱不用说,就是用来加热提高温度的。

鼓风机没有,农村还有风箱可以凑合。

要知道村里有石匠,他们也是半个铁匠,因为人工打石头,是需要每天打铁钎的。

铁钎这东西,其实就是撬棍截取一块,打出尖头,用来凿石头。

这东西在本地叫錾(qian)子,而不是錾(zan)子!

石头坚硬,每天凿石头,铁钎的尖部会很快磨平。

所以每天必须要生火加热,让铁钎变软之后,重新打出一个尖头。

其实,石匠、铁匠、木匠,都有相通之处。

就比如秦军,他会石匠活,这是小时候跟着老人们学到的。

之后他出门打工,学的最为精深的就是机械加工。

既然铁件都能加工,木头自然不在话下。

等秦军收拾好左右东西,全都放在了合适的位置,秦汉也推着车子回来。

车子上面是这一次出窑之后捡到的各种合用的铁,还有一些扔在荒野之中的钢渣。

“小军,你这是打算炼钢?”

擦了一把汗,秦汉好奇的问道。

“对。”秦军也没有隐瞒。

“那能做几把撬棍嘛?现在全村都去挖石头,我们缺撬棍,总不能都去矿上捡吧?”

秦军无语,虽然说靠山吃山,但是也不能这么薅矿上的羊毛啊!

村里的很多东西,都是来自公社里的两座煤矿,没想到秦汉居然能把捡,说的这么理直气壮。

不过想一想也对,毕竟这是传统。

秦军此时记起来,周围比他们村里人更猛的比比皆是。

比如有一个村子,居然把油田用来修建输油管道的管道,偷了大半。

还有猛人,直接偷了外地勘探队的钻机、钻杆、钻头。

当然,这些都是集体行为,因为个人做了要吃花生米。

所以,对于那些丢了东西的单位,就只能吃哑巴亏。

他们是外来人,还占了当地的土地,肯定不能跟当地人爆发冲突。

就是有着这种种原因,只要是公家单位,好像都要跟坐地户妥协。

比如,村里每年都有一些用煤指标,而且都是免费的。

这肯定是两座煤矿送的,而且不送不行,要不然拉煤的车就要倒霉。

闹得最厉害的时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