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州各地、男丁七十以下,十岁以上,皆纳军伍之中。”
黄台吉正过身,站在高高的丹陛之上,俯视着皇极殿内一众垂首的群臣,寒声道。
“蒙古诸部、一应可调之兵,皆纳行伍,随同南征!”
黄台吉话音落下,原本寂静无神的大殿陡然之间喧哗声已经是连起了一片。
皇极殿内一众满洲大臣们交换着忧虑的眼神,却无人敢在黄台吉已经明下圣旨之后出言劝阻。
济尔哈朗沉下心神,眯起双目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一众蒙古诸部的将校首领则是眼中精光闪烁,有几个年轻的头人甚至不自觉地挺直了腰背。
外藩的几名蒙古王爷们虽然面色如常,但那上扬的胡须和泛红的面颊,无不昭示着其内心的激动。
殿角的香炉青烟袅袅,将这微妙的气氛衬得愈发分明。
范文程与几名汉官站在一起,对大殿之中有些怪异的气氛视而不见,就如泥塑木雕那般伫立着,只是保持着恭谨而疏离的姿态,仿佛这一切都与他们无关。
而事实上,现在这些事情也确实与他们无关。
在现在的朝堂之上,还远轮不到他们说话。
范文程微微抬眼,目光隐晦的从殿内群臣之中一扫而过。
黄台吉此番下达的这一道命令,无疑是埋下了一个巨大的隐患。
一般来说,入明作战,兵马的组成基本都是满蒙汉三族的旗兵,扈从多为临时征召没有入旗的蒙汉骑兵,还有归附的汉人。
以及从朝鲜征召而来的部分朝鲜辅兵,朝鲜兵孱弱且忠诚度有限,多只能当作辅兵民夫。
满清的八旗制度,旗人的身份高贵,而普通的人则是极为低贱。
所以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的旗兵其实并不多。
蒙古八旗在历史上清军入关之时,也不过只有两万人左右。
清顺治五年,也就是1648年,蒙古旗兵的数量也不过接近三万人。
不过漠南蒙古诸部自然不可能只有这些兵马。
更多的,自然是没有入旗的人。
除了蒙古八旗外,清军还会动员了部分外藩蒙古如科尔沁、喀喇沁等,但这些部队不完全计入蒙古八旗之中。
一般在抢掠寇边这样能够发财壮大的事情,清军是不会征召太多的普通蒙古骑兵。
这一次入关之所以征召了这么多的蒙古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