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根本没有内河的水师,内河水师的发展已经被陈望彻底的叫停。
这一次跟随着陈望北上的五百艘战船,已经陈望留下的所有水师了。
余下多余的水兵,全都被陈望调到了海州整训。
“海州造船厂,第一批战舰已经下水,按照总镇此前的指示,依照西式盖伦船样式修建,皆为来两千料之大船,全为软帆战舰。”
“教官二十人,其中十三人为荷兰籍,另外七人为葡萄牙籍。”
“东海水师,暂定兵额三千一百零七人。”
代正霖在翻阅了一下手中的文册后,回禀道。
“下层炮甲板应有十八斤炮十门,十五斤炮八门。”
“上层炮甲板,九斤炮十六门,六斤炮十门。”
“艏楼,艉楼设近防炮,用千斤佛朗机六门。”
“共计火炮五十门。”
代正霖合上了文册,补充道。
“依照总镇此前命令,于徐州,设铸炮所,在籍炮匠,有夷人工匠五十七人,军匠一千零四十五人。”
汉中卫到底还是太远,而且因为地利位置的原因,规模也受到了制约。
所以现在陈望在逐步的将军工产业东移。
随着南直隶军器局的重建,大笔的银钱洒下,大量的军工建筑拔地而起,汉中卫军器局的工匠也被迁移到了南直隶的军器局。
南直隶的军器局,也将在不久之后,彻底的接替汉中卫军器局的职责,成为靖南军下,以及整个南中国
不。
严格来说。
新兴的南直隶军器局,将会成为整个东亚,乃至整个世界,最为巨大的军工厂。
“炮厂有薄珏先生坐镇,如今已经步入正轨,按照薄珏先生的预估,年可产十八斤以上重炮八十门起,余众小型火炮两百门。”
“这是第一年预估的年产量,后续年产量随工匠人数、熟练度,还会提升。”
陈望眉头微蹙,这样的产量比起此前,确实已经是一个巨大的增长。
但是现在海军的缺口,十八斤以上的重炮就在百门以上,中小型的火炮缺口在三百多门以上。
这还是不算供给陆军的情况,所有的一切,还远远不够。
时间,时间,最缺的还是时间。
如今的中国,实在是没有给陈望留下太多的时间来准备。
“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