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因为情报司的关系,还得到了济宁城一部分清军兵力的布防信息。
盘踞在济宁的清兵总兵力已经达到了七万人。
兵马组成,主力为满、蒙两部所属的正白、镶白、镶黄、镶蓝,共计八旗,旗兵逾三万。
满蒙的镶蓝两旗,本在豪格的麾下,因为济宁遇警的消息,从河内一路疾驰入援济宁。
汉军两万人,皆为清军的老卒。
除此之外,还有外藩蒙古骑兵两万。
陈望此番领兵北上,除去直属的近卫师之外,共征调七师的兵马,步师十二万人并水师兵马一万五千人,合兵马共计十三万之众。
七师分别为湖广镇下曹变蛟、周遇懋所领的两师。
另外五师都为河南镇兵,分别由陈永福、高谦、李定国、艾能奇、刘文秀五人所领的部众。
这十二万的步师,最为精锐的,作为中坚依仗的,无疑是陈望麾下的近卫师,以及周遇懋、陈永福、高谦麾下的三师。
周遇懋、陈永福、高谦所领的三师,前身虽然也同样是明廷的旧军。
但是时至今日,经过不断的裁汰,大部分的军兵都是依照着戚家军选兵法选出来的良家子,少部分才是明廷的旧军。
三师共有四万四千人,步兵全员列装作为燧发枪的海誓铳,而且,是装备了铳刺的海誓铳。
为了筹备这一战,陈望几乎调集了武库之中所有的军械,甚至还从各军之中抽调军械,填补空缺。
为了筹备这至关重要的一战。
陈望甚至将原先属于汉中镇下的火炮部队全数调集而来。
如今这三师的武备,可以说是整个天下火力最为充沛的部队。
算上近卫营在内,所有的步兵局都配备有作为火力支援的四斤炮,也就是野战六磅炮,共计三百六十门。
营属炮队,每营都有七斤炮十二门,也就是西制的九磅野战炮,作为远程打击的火力。
十五个营合计一百八十门火炮。
师级重炮部队,每师配备二十四斤炮(三十二磅)三门,十八斤炮(二十四磅)八门。
四师有二十四斤炮十二门,十八斤炮三十二门,拥有重型攻城火炮合计四十四门。
另外所领的四师,虽然大部分都是旧军。
但是这些旧军们却并不孱弱。
为了应对清军优势的骑兵,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