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二章:覆压(5)

观测合计应当在六百门以上,其铳枪众多,步步推进,我军进犯则原地列阵,铳炮连绵不绝,难以靠近。”

“以骑兵突击,则排布一种空心方阵相对,其步兵分列于四面,内中不留兵马,铳枪长矛在外,各阵彼此交错,我军骑兵突入阵中,根本难以建功。”

原本肃静的中军大帐内,顿时一片哗然。

四十余门重炮,数百门步兵炮的消息,犹如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

攻城的重炮,清军也有。

但是哪怕是算在松锦之战后的缴获,以及攻陷京师之后的缴获,能算作攻城重炮的,能用的也就只有七十门。

这些火炮,用于野战的只有半数,剩余的原本都是安装在城墙之上的攻城炮。

而现在,靖南军却是一次性拿出了四十余门重炮,用于野战攻城。

这样的底蕴,无疑代表着靖南军的强劲的实力。

要知道哪怕是松锦之战,自九边八镇驰援而来的明军也没有携带那么多的重炮。

而数百门的步兵炮,也是一个极为骇人的数字。

要知道,这数百门的火炮,可是靖南军中的火炮。

不是明军序列中那些什么连盾车都打不穿的佛狼机,也不是那些粗制滥造的大将军炮。

靖南军的火炮是有标准的规格,实际上就是红衣炮的形制,只不过是比起常说红衣大炮炮子要上不少,算不得攻城的重炮。

清军也有自己的炮厂,早在天聪五年便已经开始仿制火炮,对于红衣炮并不陌生。

汉军乌真超哈的组建,也正是在成功仿制了第一门红衣炮后的产物。

在戊寅之变中,和靖南军对阵之后,黄台吉也意识到红衣炮在野战之中的作用,后续的清廷的炮厂都开始制造起了更为轻便的红衣步兵炮。

正是因为知道步兵炮的威力和作用,此刻帐内众将才面如土色。

三年来清廷倾尽全力才铸造出两百余门步兵炮。

而现在靖南军却是直接拿出了六百余门步兵炮。

怎么能让人的心中不生出恐惧。

“我不要听这些东西,你直接告诉我,济宁的情况如何了。”

黄台吉打断了拜音图的言语,冷声道。

拜音图低下了头,稳了稳心神,禀报道。

“济宁周边堡垒、支城,营地,一经全部失陷”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