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就像是一对爷孙,在校园中悠闲迈步。
“质量间隙像是隐藏在宇宙黑洞中的宝藏般令人着迷,但存在性是一切的基础,我准备先证明存在性问题,再徐徐图之。”
陈辉诚实回答到。
郑楠柠点头,继续问道,“目前杨-米尔斯研究的前沿方向有三个,你觉得哪个方向最可能完成突破?”
这个问题陈辉还当真没有想过,但刚刚了解完这三个方向,似乎也是时候考虑这个问题了。
拓扑量子场论重构方向数学结构清晰,抗干扰性强,基于非阿贝尔规范场的拓扑不变量,如陈数、瞬子数,可直接关联杨-米尔斯理论的模空间与物理态的分类。
但当前研究集中于二维四维流形,高维推广需突破规范场紧致化技术,并且拓扑态与标准模型中的规范场对应关系尚未完全明确,实验可观测性存疑。
但这是最适合陈辉的方向,他的数学物理基础扎实,代数拓扑和范畴论也是信手拈来,能够轻松入门并深入研究,或许能很快就将这个方向的研究带入新的境界。
机器学习辅助证明,这无疑是陈辉薄弱的方向,但这同样是非常有意思,也很可能出成果的方向,如今数学界的年轻科学家们,比如舒尔茨和陶哲轩,都在积极推进人工智能在数学研究中的应用。
其强大的计算能力能够让瞬子解计算效率提升300倍,在处理高维问题时,神经网络可拟合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复杂解空间,比如杨-米尔斯方程的瞬子模空间。
但它的问题也是最大的,黑箱模型难以提供严格的数学证明,依赖数据质量与训练集设计,数值解可能偏离物理真实。
规范-引力对偶探索则是借鉴了弦论中的adscft对偶,将杨-米尔斯方程映射到反德西特空间的引力理论,解决强耦合问题。
但其对偶有效性局限于特定维度,引力子质量与规范场耦合的匹配问题尚未解决,在低能极限情况下会失效。
弦论对于陈辉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光是对弦论的学习都需要耗费他大量的时间。
总而言之,目前的情况像是有很多通往真理的大道,但每一条路上都布满了陷阱,千疮百孔,甚至都看不到路的尽头到底是什么。
“机器学习是个不错的命题,或许你可以考虑考虑,这是很容易出成果的方向。”
或许是见陈辉沉思了太长时间,郑楠柠开口提议到。
“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