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74章 出发,布达佩斯(1)

江城大学,樱顶数学院办公室中,陈辉研读着刚用打印机打出来,还热乎乎,散发着油墨味的论文,感受着窗外微微荡漾的秋风,心旷神怡。

优青答辩已经过去三天,他也从京城回到了江城大学,结果早已经出来,甚至连项目第一期经费都已经打入了他的账户,他也拿着这些钱给他的小办公室升了个级。

不仅买了台打印机,也给自己装了张一米五的床,办公室太小,也放不下更大的床。

这两天他已经没有回寝室了,消息的确有滞后性,可对于身边这些人来说,陈辉那篇论文早已人尽皆知。

他人还没出现在宿舍,同学们就围过来了,要合影的,要签名的,甚至还有上来就啃一口的恐怖生物。

陈辉摸了摸脸颊,那里的口红印已经擦干净了,但依旧让他有些ptsd。

他不太习惯那样的场面。

就连陈辉自己都没想到,明明只是一篇普普通通的物理论文而已,造成的轰动竟然比之前发数学年刊都大得多。

因为身份特殊,他也知道一些内幕消息,微子集团目前能够大规模工业化的材料zt值高达2.9,他原本以为自己这篇分形结构的论文不会有太大影响,毕竟,。

没想到同学们根本没人在乎这个数字,甚至还传出一些离谱的传言,说陈辉设计出了吊打苹果3纳米工艺的新型芯片,成功突破封锁俨然把他当成了民族英雄。

陈辉也不知道该如何反驳,他对热电材料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但光是热电材料是没办法制作芯片的,芯片的核心还是晶体管,而不是散热材料。

提升散热的确能够堆迭更高密度的晶体管,但同时,晶体管和散热材料的排线布局难度也会提升无数倍,光是要设计出合理高效的架构,就是极高难度的工程问题,本身不比发现高zt值的热电材料容易多少。

而这还只是芯片制作中的一环,想要制造出完整的芯片,还需要十数个这种难度的工艺,他们能够在找到合适的热电材料,短时间内完成芯片的设计和制作,远远超出了陈辉的预期。

这才是真正的华夏奇迹!

陈辉知道,他们之前应当也进行过相关方面的研究,只是卡在了热电材料这一环,如今热电材料突破,整个流程自然畅通无阻。

可惜根本没人听他解释。

更让他无奈的是,就连华夏新闻都跟着火上浇油,明里暗里的暗示他居功甚伟。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