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80章 舒尔茨陶哲轩带来的灵感(4)

是没有这么多的执念,“我们觉得,或许你可以完善这个模型,使用超算来进行材料结构推演,或许能够有些有意思的发现。”

“超算?”

一道灵光击中大脑,陈辉一个激灵,开口问道。

“没错!”

舒尔茨也放弃了杂念,加入讨论,“我与微软合作研发的lean,在进行定理辅助证明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液态张量实验取得了令人兴奋的成果。”

“我可以推荐你与他们接触,或许我们可以尝试开发能够指导材料合成的软件,比如我们设置材料的特性,通过模型的运算,得到材料的结构,再通过实验去合成!”

舒尔茨神采飞扬的说道,他已经想到了无数令人兴奋的场景。

无论是天上的卫星还是海里的渗水探测器,又或者宏大如三峡大坝,一颗拇指盖大小的芯片,这些都与材料学密切相关。

若是能够合成性能更加优秀的材料,蓝星的未来将会发生巨大的改变。

如果让他评价当前应用科学最重要的几个方向,材料学无论如何都是能够排在前三的位置,甚至可以说它是一切应用科学的基础。

可惜,他后面的话陈辉一句都没有听进去。

在优青答辩结束后的饭局中,经过张继平院士的启发,他利用辩群解决了将杨米尔斯存在性问题由高维到低维的转化。

后面这些天的研究他再进一步,引入弦论中的adscft对偶,再将高维时空替换为“量子编码膜”,将四维规范场映射到二维边界的共形场论中,利用二维的可解性反向构造四维解。

已经走到了求解的最后一步,可惜,即便已经完成降维,这个偏微分方程依旧没那么好求解,或者说,至少以现在的方法,人类不可能得到解。

但机器可以!

轰隆!

雷光炸响,划破黑暗。

豁然开朗,陈辉一下子看清了前面的路。

他根本不需要自己去算,只需要引入量子蒙格-安珀算法,将非线性偏微分方程转化为最优传输问题,利用量子计算的并行性,在无限维空间中搜索“最平滑”的解。

但需要优化安珀算法,来为求解杨米尔斯方程做专门的改造。

陈辉一个箭步冲到书桌旁,拿起笔,抽出一迭崭新的草稿纸,开始在上面疯狂的写写画画起来。

舒尔茨陶哲轩两人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