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p11进行分层,完全不能体现出职能差异来。”
孙德祥继续往下解说道:“我们拿出来的是目前国际上比较通用的方案,算是一套双序列职业发展体系,与之对应的,公司里所有人都能在这套序列里找到相应的位置。”
罗阳不出声,一边看着装订资料里的文字描述,一边倾听对方的解说。
“一套体系是专家路线,我们称之为p序列,也就是技术岗,程序员,工程师,某一专业领域的人才,当前国际上大多企业的普遍分级一般是14级,也就是从p0~p14。”
孙德祥看着笔记本电脑上的文档,不紧不慢的说道:“另一套体系是m路线——即管理者路线,俗称管理岗,当前国际上大多企业设置的m序列一般从m1~m10”
这些内容,罗阳脑子里有印象,所以听起来不觉得陌生和新鲜。
甚至接受的比较快。
“具体对照分析来看,刚入职的应届毕业生就要给与p4级别,工作1~3年左右,按照实际能力以及贡献,最高可以升职到p6级别,这是工程师范畴,p4就是初级工程师,p5就是中级工程师,p6就是高级工程师.”
孙德祥一板一眼的描述道:“再往上的p7级别就是专家了,p8是高级专家,p9是资深专家,p10就是研究员,p11相当于高级研究员,p12资深研究员,p13要算科学家了,最高的p14就是资深科学家。”
说到这里的时候,他顿了顿。
“董事长,在您的产业里,有几家可能要高配到p13,甚至p14级别的。”
“新能源动力电池、光帆风能和鲲鹏科技?”
罗阳想了想之后道:“能到p13,应该到不了p14,那得是国宝级别的科学家了,研究的应该是源头上的科技,我名下的产业里大多是应用.”
孙德祥想了想之后也点头承认。
的确,哪怕罗阳造手机,都用不到p14级别的资深科学家,除非他造光刻机,或者解决应用软件系统的源头。
“刚才是我把话题岔开了。”
罗阳说完之后笑了笑:“你就当是听听,别受影响,继续往下说。”
“.在这个体系里,每个人的晋升条件都要有依据,工作年限、等级停留年限、负责业务核心程度、是否对公司项目有重大贡献,人力部门要有系统性的考核标准!”
孙德祥也笑了笑,随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