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七章 钱荒(3)

“废恶法,逐小人,与民更始、休息,天下欢欣,喜不自胜老臣本无所言”

“然太皇太后、皇太后不以老臣老朽,垂询老臣于殿中老臣惶恐”

“乞下诏禁中国铜钱出关”

两宫在帷幕中对视了一眼,然后太皇太后便道:“韩卿之意甚好!”

“我朝钱贵,正当如此!”

乃命人将韩维奏请下有司,限期半月,恢复嘉佑钱禁——私带铜钱出关者,五贯以上处死!五贯以下刺配流放。

赵煦则依旧不发一言。

他知道,自大宋立国以来,虽然想尽办法的增加了铜矿开采,甚至在四川、陕西,铸造铁钱流通。

然而,钱荒依旧是大宋王朝的痼疾!

即使自熙宁开始,赵煦的父皇就通过在天下各地,大量增加铸钱的钱监。

使得每年铸钱的数量超过了五百万贯。

可大宋商品经济的发展速度,以及整个已知世界对大宋铜钱的欢迎和接受程度,依旧让大宋深陷钱荒,也就是现代经济学所称的:货币供应不足。

在熙宁变法之前,大宋王朝只能强行对铜钱实行禁止令。

但没卵用。

所以熙宁变法,才开放钱禁,改为铜钱出关征税。

每一贯铜钱出关,国家抽税五十文。

王安石的想法是——拦是拦不住的,铜钱贸易的利润,与其让走私商贾赚了,不如让国家来赚。

然而,这毋庸置疑,加剧了大宋自身的钱荒。

在货币供应量不足的情况下,通货紧缩,已经成为了大宋经济的梦魇。

上上下下的人,也都知道,钱荒正在毒害大宋。

虽然他们不知道什么是通货紧缩,但可以从身边感受到,铜钱的缺少对商品经济的伤害。

自然,想要恢复钱禁的呼声,不绝于耳。

可问题在于——大宋连私盐都消灭不了,还想消灭利润更高、获利途径更多的铜钱走私?

做梦吧!

民不畏死何以死惧之!

假如背一袋铜钱,到边境另外一侧,就能用远比大宋更低的价格,买到牲畜、香料、象牙或者其他利润很高的商品。

傻子都会赌一把。

所以,赵煦知道,韩维这是在做无用功。

解决钱荒,只有一个办法——继续加大货币供应量。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