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两百七十一章 胸无城府(5)

照!

安惇看着,咽了咽口水,小心翼翼的问道:“傅公今日来的如此之迟,是因为在抄这些条贯?”

伏案的傅尧俞没有抬头,直接嗯了一声,道:“既受君命,自当尽忠职守!”

他从昨日受命后,就钻在崇文院里,整整一夜没有合眼,将所需要的条贯、法条和相关法令都找了出来。

安惇听着,想起了他听说过的这位老前辈在治平年间的那些故事。

传说和现实重叠。

这让安惇大感错愕!

不是——大家都在演戏,你怎么就认真起来了?

更让安惇头疼的是——傅尧俞这么认真,他要真的查出点什么来,他怎么去和韩相公交代?

安惇想了想,便堆着笑,道:“傅公,这些文牍,某也还未看呢”

傅尧俞依旧不抬头,只是将手一指。指向那几本他已经看完的文牍:“安御史可以先看这些”

安惇的喉咙,像被人塞进了一个鸡蛋。

想要说话,却又说不出来。

是他是正官,傅尧俞是副,理论上应该傅尧俞配合他。

可问题是,人家资格老,名望高,靠山也很硬。

据说就连太皇太后,在看到他的名字后,就和左右欢喜的说:“此乃英庙股肱也!”

“英庙曾和老身说过,朝中大臣,清、廉、直,三者合于一身者,必傅谏院也!”

所以,吕公著每次举荐他,太皇太后都欣然应允。

短短两三个月就将傅尧俞提拔到了秘书监。

随时可能升任待制!

安惇根本不敢,也不愿和其发生什么纠纷。

只能硬着头皮,坐到一边,拿起那些文牍看起来。

但祠部上下,却比安惇还难受。

因为,傅尧俞不仅仅认真,而且他处理文牍的速度很快。

半个时辰后,傅尧俞就召来了祠部官员,和他吩咐:“去,将大理寺的文牍也取来!”

“然后叫那惠信僧做好准备,本官看完大理寺的文牍,就要提审他!”

说完这些,傅尧俞还叫来一个他的元随,就地写了公文,签了自己的名字,然后递到安惇这边:“安御史,且过目一下,若无异议,便请签押!”

安惇接过那公文,看了一眼,然后问道:“傅公,今日下午就要去开封府讯问僧录司?”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