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012章 荣,言尽于此(3)

也必然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就说这削藩策,晁错都在朝堂上嚷嚷十四年了,不说被先帝搁置了十次,也起码有八次。

换了旁人,恐怕早在第三次被搁置的时候,就会放弃这个不得君心的方略,转而去关注一些能讨帝王欢心的事。

但晁错没有。

一次次被否决,非但没能让晁错知难而退,反而成为了晁错一点点更进、完善的动力。

究其原因,或许有晁错坚毅、钢直的缘故;

但最重要的原因,恐怕是晁错背后的天子启,从来都不曾放弃。

非但不曾放弃,而且还不断完善着自己的方略,并从还只是监国太子的时候,就开始为此事谋划布局。

时至今日,乍一眼看上去,削藩策好像是从天上突然掉下来,毫无征兆的出现在朝议之上的;

可了解内由的重臣都知道:在‘缓称王’之前,天子启并没有略过高筑墙、广积粮的积累阶段。

看似凭空出现的削藩策,实际上,却是天子启筹谋已久

“公子是想说,陛下想要削藩,就没人能阻止。”

“——对此,我了然于胸。”

“我想要做的,也从不是劝陛下打消削藩的念头,而是让陛下再多做一些准备,再谨慎一些、稳妥一些。”

“诚然,陛下宏图大志,老臣断然阻拦不得。”

“可即便是能拖个一两年,让陛下晚一两年推动削藩策,老臣,也愿意为之献出生命。”

“因为比起宗庙、社稷的安危,老臣这条性命,根本就不值一提”

对于申屠嘉的想法,刘荣本就有大致预料。

就算不知道这位老丞相,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过去这几年的穿越者生涯,也足够让刘荣了解这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国之柱石。

“我知道故安侯,是想要在事不可为之时,不惜用自己的生命,也要稍拖延父皇削藩的脚步。”

“可是故安侯难道真的认为:死一个丞相、一个故安侯,就能阻拦父皇削藩的谋划吗?”

“——从先帝驾崩,父皇即立的那一天起,吴王刘濞,就已经是父皇非杀不可,而且是非速杀不可的人了。”

“与其用自己的生命,去赌父皇会不会由于‘逼死丞相’的羞愧,而稍放缓削藩的进度,故安侯为什么不接受现实?”

“为何不接受朝堂非削藩不可、父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