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10章 寡人已为东帝,尚何谁拜?(3)

—都是那个望风而逃,匈奴人都还没跨过长城,就拖家带口跑到了洛阳的代顷王的儿子”

“伯父在关外举兵谋乱,做侄子的,自然也会在长安做些什么,好助伯父一臂之力?”

讥诮一语,只惹得周仁下意识一躬身,天子启却再度望向宫外的方向,悠悠又是一声长叹。

“朕,许了袁盎的建议。”

“此刻,晁内史应当是身着朝服,出了府门。”

“以为是入宫面圣,实则,却是直赴东市”

说着,天子启遥望向皇宫外的目光,也莫名有些模糊起来。

回想起十几年前,第一次见到晁错的时候,彼时的太子启还沾沾自喜,自认为这番针对梁王太傅贾谊的谋划,算得上是相当成功。

后来在太子宫,师生二人相谈甚欢,甚至屡屡有不约而同的看法和见地,更是让彼时的太子启愈发生出‘人生得一知音如此,夫复何求’的感觉。

再到先帝驾崩,监国太子顺利即皇帝位,曾经的太子詹事也扶摇直上,转瞬便官至九卿之首。

而后,便是师生二人筹谋已久的削藩策,逐渐浮现在朝野之上

“晁错这把剑,朕要弃了。”

“剑都弃了,那剑鞘留着,也就没什么用了。”

“——就让袁盎为使,去刘濞老贼那儿走一趟吧。”

“德侯刘通也一起,借着出使的名义,踢到刘濞身边去。”

“老让他在长安这么搅和,朕心烦。”

天子启说着,一旁的周仁听着;

而在君臣二人身侧,一名郎官则是正奋笔疾书,以最快的速度,将天子启的交代草拟成诏书。

当日——皇长子假节东出当日,天子启颁诏:拜故中大夫袁盎为太常(原奉常),德侯刘通为宗正,假天子节,出使关东。

与此同时,丞相府再次于关中各地方郡县颁发告示。

其内容引经据典,字字珠玑;

总结而言,却不外乎一句话。

——晁错已死;

说要诛晁错、清君侧的吴楚大军,如果当真是汉家的忠臣,便应当即刻退兵

天子启新元三年,冬十月。

睢阳东五十里,吴楚叛军大营。

相较于两个月前,发动叛乱时,此时的吴王刘濞身上,更多了一股杀伐之气。

一众吴、楚将帅也都从先前,那因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