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14章 公子…好白净?(5)

,但整日里摇头晃脑,咬文嚼字,颇是有趣;

小的更就是个憨货,动不动闹出笑话来,惹得宫内外啼笑皆非。

——兵士们说起母亲,刘荣则会说起自己的母亲栗姬。

说一些母子之间的日常,倒也让兵士们不时发出欢笑,莫名感到温馨。

而在兵士们聊起生活时,刘荣说的很少,更多的时候都在聆听。

听兵士们说自己的生活琐碎,柴米油盐、说自己的妻儿老小,左右相邻。

到起身要离开时,再默然举起酒囊,率先灌下一大口,又龇牙咧嘴一阵,方洒然抬手,对围坐于篝火周围的兵士们沉沉一拱手。

好像什么也没说,又好像什么都说了;

好像说的全是废话,又似是一句废话都没有。

就这么一路走,从睢阳东城门内,走到南城门,再折返经过东城门,来到西城门。

小半个晚上,睢阳五六万守军,竟是基本都见到了刘荣那张脸!

这就使得次日,当刘荣身着甲胄,手持利刃,出现在睢阳墙头上时,竟再也没人认不出那张仍带着青涩、稚嫩,却也满带着朝气的英俊面庞

“公子也来守城了?”

“还有北军禁卒!”

对于北军,凡是汉家之民,便都不会感到陌生。

这支以关中良家子组成的精锐部队,几乎是汉家每逢战时,所组建起的每一支部队的中坚力量。

便说此番,大将军窦婴将兵二十万,东出函谷,驻守荥阳敖仓;

这二十万兵马,便是以北军三部校尉,共计六千兵马为骨干,以应召入伍的关中良家子为卒所组建。

毫不夸张的说:就算没有朝堂的征兵令,窦婴带着那六千北军卒,从长安一路往北走,走到函谷关时,也至少能将那六千人的精锐禁军,扩充为兵员十数万人的大军。

汉风尚武,民风至刚至烈!

就算没有征兵令,百姓入伍从军的积极性,也依旧保持在极高的水平。

而有了刘荣这五百北军禁卒的加入,睢阳之战,便也随之开始朝着有利于长安中央——有利于睢阳守军的方向倾斜

“保护公”

“——保护个屁!”

“——城墙总共就几丈宽,五百号人里外把我围了三层,气儿都不让我喘了!”

“——速去守城!!!”

城外,吴楚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