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61章 哪儿都有你馆陶主!(6)

的却不是‘田叔能带回什么消息’,而是田叔回来之后,二人即将合作完成的粮价平抑一事。

出于提前考察、提前准备的目的,找上老熟人:少府令岑迈,来了解一下粮价的波动状况;

岂料正是这百无聊赖下,为自己没事找事的举动,却意外爆出了一个大瓜。

——吴楚七国之乱才平定,平叛大军甚至都还没有班师回朝,汉家的诸侯藩王、公卿贵戚,乃至手握权力的官员们,便在关中忙着哄抬粮价。

整个统治阶级一同发力,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再不济也起码持默认态度——用前所未有的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坐视粮价水涨船高。

在这个过程中,冲锋陷阵,散布恐慌,如‘关中今年没粮食’之类的,必定是商贾无疑。

但此番,刘荣要想不负众望——尤其是不负皇帝老爹所望,顺利平抑关中粮价,最需要解决的,却是这些商贾贱户背后的靠山门。

有朝中大臣,甚至可能是重臣!

有功侯贵戚,而且不乏姓薄、姓窦——甚至都未必没有姓栗的!

更有宗亲藩王,或弱小如城阳、庐江,或强大如燕、梁。

最终大boss,更极有可能是一位姓刘的女性

“粮食的事,从来就没有这么简单。”

漫长的思虑、措辞之后,岑迈中还是下定决心,再为刘荣讲一讲这里面的弯弯绕。

——毕竟再怎么说,刘荣配合即将折返长安、出任内史的田叔平抑粮价,是天子启亲口说过的话。

虽然没有正式下令,但也好歹是皇帝嘴里说出来的、关于储君太子的安排;

再怎么‘大公无私’,岑迈也不好连这点面子,都不给当朝太子储君。

“粮食,于秋收之后,从百姓手里卖到粮商手中,并在粮仓储存过冬;”

“开春之后,粮商开仓售粮,本就要加价牟利,另还要赚回建造粮仓、雇佣人手的花费。”

“——加价多少,就有的是说道了。”

“粮商说:家贼窃米,损失惨重,必须抬价赚回损失,买粮的百姓能怎么办?”

“说粮仓旧损,要赚钱修补粮仓,免得明年没粮仓可用,又能怎么办?”

“说到底,粮食什么价,从来都是商人们说了算。”

“——秋收过后,粮商们开什么价,百姓就卖什么价;”

“待过了冬,粮食们卖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