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74章 孤,也太不是东西了(3)

也不再东拉西扯,或多说什么假大空的口号,而是直入正题。

“令:凡博望苑之民,自今岁,即父皇新元三年始,免租税三年!”

“另有父、祖、兄长死王事之烈属,又老、弱、孤寡,单造一册,以赐粮、布用度。”

“——年六十上之长者,月与酒、肉各二斤,岁寒之时,加布二匹、絮三斤。”

“家中,始傅之男丁不足一人之户,以吏亲往而查其疾苦,报于孤当面。”

“因父死王事,而致使家无男丁之遗孤,送至博望行宫,孤亲养之!”

没有拐弯抹角,全是实打实的好处,在场众人的期盼得到满足,自是对刘荣连连叩首,以表达自己最诚挚、最纯粹的感恩之情。

刘荣方才这番交代,或者说是许下的赏赐,乍一眼看上去,似乎是条条框框一大堆——又是烈属,又是孤寡老弱,更或是年满六十以上的老者;

但实际情况却是:能从自给自足的自耕农阶级,在短时间内迅速家道中落为纯佃农,同时又有资格租种上林苑皇田、能被归入刘荣的博望苑的人,就算不是全部,也基本是绝大多数,都能和刘荣口中的‘特殊群体’扯得上关系。

想想就能知道:你一不是烈属,二不是孤寡老弱,能穷的变卖田产,自更不可能在官府有人脉;

无权无势,无钱无产,天底下佃农那么多,上林苑又只有这么点地方;

没点特殊身份,人家县衙凭啥就让你去上林苑?

事实上,作为汉家吸纳难民、收容破产自耕农,扶持佃农重返自耕农阶级的大型调节器,上林苑的皇田,是有一套相当完善的佃租资质审核标准的。

——最优先的,无疑是关中户籍,且家中有直系亲属‘死王事’,即因公牺牲的烈士家属。

如丈夫战死沙场,遗孀带着几个儿女,孤儿寡母,生活难以为继;

如父亲战死沙场,少年孑然一身,又为父亲的身后事变卖了家产,彻底失去了生活来源;

又好比儿子战死沙场,老头老妪没有儿女供养自己,以至于晚景凄凉

以上几种状况但凡发生了,地方官府都会在第一时间上报长安!

至多五个工作日,丞相府便会正式批准这样的家庭,入驻上林苑租种皇田。

若情况极端一些,甚至就连天子,都可能在某次去上林苑游玩的时候,顺路探望一下这家根正苗红,却生活艰难的光荣之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