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15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3)

当议者,乃左、右丞相二选,还是复行丞相之制、不分左右丞相,只议丞相之选?”

“且,无论朝堂当论者,乃左、右二相,亦或独丞相一职,臣等皆已奉陛下诏谕,得丞相备选数人。”

“这便以拟定名录奉上,供陛下、家上参详。”

说着,田叔便从怀中掏出一卷足有小腿粗,摊开来足有六七尺长的竹简,由殿内郎官代为呈上。

摊开竹简一看,刘荣当即一声好家伙。

——拟定的丞相候选人,总共就仨;

竹简的九成九,都是参与这三个拟定人选商议的朝臣百官署名。

这倒也算是汉家的传统了。

毕竟此番,右丞相周亚夫、左丞相陶青近乎同时请求离任,都不属于通俗意义上的正常离职(即离世)。

无法由上一任丞相,指定下一任丞相的人选——如此重大的人事任命,自然需要朝臣百官共议,再由天子亲自拍板。

既然是‘共议’,并且还是议论出具体人选,自然也需要实名制推举,以免日后无法划分责任。

大致看过百官拿出来的三个人选,刘荣并没有急于表态,而是再度捧起竹简,将名单送到了天子启的面前。

直到这个时候,天子启才终于开口,说出了今日这场朝议中,自己所说出的第一句话。

“曲周侯郦寄,不可为相。”

轻飘飘一句话,便无情否决了开国元勋兼军功二代侯:曲周侯郦寄的候选资格;

见殿内的氛围,被天子启这过分生冷的否决而变得有些阴沉,刘荣也是适时站了出来。

“吴楚七国之乱,曲周侯领车骑将军,引大河之水淹邯郸;”

“虽功仅次于右丞相条侯周亚夫,但赵国百姓至今,都对曲周侯耿耿于怀。”

“——若以曲周侯为相,恐赵地民怨沸腾,更边墙横生变数。”

“再者:今我汉家,可用之将少之又少,实可谓青黄不接。”

“若是连曲周侯,都被一个丞相的职务锁在长安,那日后边墙有事,我汉家,可就连一个像样的领兵大将,都很难派的出去了。”

说来说去,刘荣这番话,和天子启就是一个意思:郦寄不可为相。

只是不同于天子启简单粗暴的否决,刘荣这番委婉的表述,无疑是为郦寄留足了体面。

如果说,天子启一句‘郦寄不可为相’,让郦寄站在了社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