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45章 朕,不吝裂土以侯之!(3)

又被孝景皇帝抽走了相当一部分兵力,无事还好,一朝有外敌入侵,这便当即是捉襟见肘。

想程不识堂堂一郡之守,吴楚之乱时,手下掌握几万兵马的宿将;

如今在北地,面临着匈奴人大军压境的状况,手下却只有四千兵力可调动

“朕怎记得孝景皇帝曾说,我汉家北墙戍卒,足有二十万之众?”

思虑良久,刘荣冷不丁发出一问,眉宇间也莫名带上了些烦躁。

“纵是我汉家北墙东西万里,也不至于二十万戍边卒,到程不识手里便只分到四千?”

听闻此问,在场众人不由得一阵苦笑连连。

最终,还是由老好人:榆侯栾布站出身,为刘荣讲解起了個中内由。

“陛下,有所不知。”

“我汉家,说是边墙有二十万边郡卫戍,但这二十万,是将燕、代、赵三国兵马,以及边郡的郡、县兵马都计算在内的。”

“——截止吴楚七国之乱时,周亚夫的太尉府所得到的数字:燕国、代国,各有戍边卒两万,外加郡、县兵,及青壮乡勇三万。”

“如此,单只是燕代二国,便占了我汉家二十万戍边卒的一半。”

“再加上赵国,有直属赵王的兵马两万,又郡、县兵马乡勇两万——单只是燕、代、赵三国,这便已是十四万兵马。”

“另外,魏尚的云中郡,也有兵马五千、郡县乡勇五千;”

“除去这共计十五万,余下五万,由北地、陇右、上、代四郡各得一万余。”

“——北地郡守程不识,是有上万兵马在手的。”

“只是这上万兵马,有过半都是郡、县兵,若是尽数调用,则郡县地方必生祸乱。”

“为地方郡县安稳,郡县兵便非万不得已之时不可抽调。”

“如此一来,程不识可以用来抵御匈奴的兵马,便只剩北地都尉部,那四千多戍边卒了”

听到这里,饶是很不愿意接受这个现实,刘荣也终是不得不无奈的发出一声长叹。

这很操蛋;

却也很合理。

如果汉家真有二十万边防部队,且这二十万人都要长安中央养,那别说什么文景之治了——单就是这二十万边防部队,也早就把汉家给吃没了。

事实上,即便是有燕、代、赵三国,以及边防各郡,承担起了这二十万边防部队的相当一部分供养成本,光是剩下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