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305章 明驻马邑,暗奔河套(3)

门框内,一颗怯生生的脑袋探出半边,望向青年的目光有不舍,有担忧;

但更多的,是一抹挥之不去的自豪

“大人教诲,儿,谨记!”

便见青年整理好身上行囊、腰间佩剑,便对身前的老翁深深一拜!

而后便侧跨出一步,走到那垂泪的妇人身前,面色复杂的低下头;

良久,方轻轻拉起妇人的手,温声交代道:“父亲大人和大郎,便有劳细君了。”

“兄长落了伤残,腿脚不便,兄嫂怕也不能常来家中照看。”

“细君若实在顾不过来,便叫阿霞搭把手。”

“若俺殁了,能有几万钱抚恤;”

“真有那万一,把大郎送去兄长家中,全当是继兄长的血脉。”

“再给大郎留下万钱,便带着其余的,寻个好人家嫁了”

没两句话的功夫,整条街上,都响起一阵此起彼伏的啜泣、低吟。

——类似的场景,几乎在每家每户门口上演。

有老父老母,向儿子传授经验、见闻的;

有兄弟手足,彼此托付‘万当珍重’的;

也有妇人含泪将孩子的脑袋拉到腹前贴着,一把鼻涕一把泪,提醒丈夫‘不要逞强’的。

和过去一样;

和百十年前的秦时,以及有汉以来的每一场战争一样;

老秦人,再次送出了家中的男丁。

即便是早已熟悉无比的流程,长安城上空,也还是难免被一阵哀伤所充斥。

战争,从来都不存在‘不费一兵一卒’如何如何;

胜了,关中子弟便死少些;

败了,则死的多些。

总归,是要死人的;

总归,是要有人回不来的

“大人珍重。”

父亲的儿子走了。

“回吧,带着小子,回。”

妻子的丈夫走了。

“大人!”

“万要得胜归来!”

儿子的父亲走了。

走了

都走了

“唉”

“足足二十万大军,都堆在小小一座马邑”

“也不知此番,匈奴贼蛮,又来了多少兵马”

凡汉之男,全民皆兵。

此刻,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