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了宁静。
“陛下既有雄才大略,哀家自当为他选一良配。”刘太妃望向窗外渐明的天色,心中颇有些感慨,“这男女之事,既不可禁,亦不可纵。万历爷晚年沉湎酒色,泰昌帝登基月余便......前车之鉴,历历在目啊。”
她转向王氏,正色道:“选秀之事,你吩咐下去,对此女要格外留意,但也不可过分偏袒。一切按祖制细细考察,既要成全陛下的心意,也不可落人口舌。”
“奴婢明白。”王氏躬身领命,缓步退出殿外。
然而此时的乾清宫内,朱由校却全然没有这份闲情逸致,他端坐于御案之后,手中捏着一份从福建巡抚衙门加急送来的奏疏,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奏疏上赫然写着:“福建巡抚臣谨奏:澎湖巡检司于本月初三巡视大员海峡,见有海盗盘踞北港一带,筑寨立营,劫掠往来商船;更有红毛番战船五艘,停泊于鹿耳门港,与海盗私相往来,疑似走私硝石、火器等禁运之物......”
朱由校的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虽然这算不上什么紧急军情,但看到“大员“二字,再联想到后世的宝岛,心中顿时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郁结。
作为后世之人,他比谁都清楚大员的重要性。这片被后世称为宝岛的地方,不仅物产丰饶,更是东南沿海的屏障,战略地位至关重要。
可历史上,大明朝廷却因财政困难、海禁政策而忽视此地,任由海盗盘踞、外敌觊觎,最终让荷兰人占了先机,统治台湾数十年。前世他只能在史书上扼腕叹息,如今如今,这些宵小之辈竟敢在他的眼皮底下染指这片疆土!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开始在记忆中思考大明关于大员的记载。
自明朝中叶起,福建沿海的漳州、泉州等地百姓因人口压力与赋税负担,开始陆续渡海至台湾西部平原开垦。时至今日,在台南、嘉义等地已形成数十个以农业、渔业为主的汉人聚落。然而,朝廷始终未在大员设立行政机构,也未派驻军队。
所以在嘉靖四十二年,为了防范倭寇与海盗,大明恢复设置自洪武年间被废弃的澎湖巡检司,并配备战船二十余艘、士兵千余人,负责管理澎湖群岛与大员等地的民政治安。
只是这些年因朝廷财政困难与长期对海疆疏于管理,巡检司的兵力早已名不副实,战船多是破旧不堪,士兵也多为老弱,自然无力对抗装备精良的海盗与红毛番。
他原本考虑到辽东的局势和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