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像今日,他们真是开了眼了,陛下步步为营,数据砸脸,将文官们的立论砸得粉碎。
如果说带头献银的英国公张维贤像是一员打了胜仗的先锋将军,那运筹帷幄、谈笑间迫使整个文官集团步步退让的陛下,在他们心目中简直如同神人。
不过转念一想,陛下乃是天子,受命于天,有这等手段哦,那没事了!理所应当!
对于开海一事,朱由校实则思考已久,本打算待过完年,各项新政初步铺开后再行商议。
结果南洋那帮该死的海盗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撞上来,这也促使他改变了计划。
但是既然开了头,一只羊也是赶,两只羊也是放,干脆搂草打兔子,借着南征的势头,把开海这块硬骨头也一并啃下来。
而且,无论是南征南洋还是放开海禁,都只是他给文官集团准备的“开胃菜”。
这两件事,如同一步步试探文官底线的前哨战,只不过有英国公这帮勋贵们意外“神助攻”,效果才显得格外好,推进得出乎意料的顺利。
接下来要商议的事情,才是他真正为那些盘踞地方、尾大不掉的士绅集团准备的“杀手锏”,是他打算套在这些“土皇帝”脖子上的绞索与紧箍咒。
朱由校见开海之事已无人能阻,便清了清嗓子,将众人的注意力拉回:
“既然开海之事众卿均无异议,那便照此办理。接下来,朕要与众卿商议最后一件要事,此事,也与在座的勋贵们息息相关。”
“哦?和我们相关?还有好事?”勋贵们闻言,纷纷将热切的目光投向御座之上的皇帝,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接二连三的“惊喜”,已经让他们对陛下接下来要宣布的事情充满了盲目的乐观。
而文官们则是心头一紧,面色愈发凝重地看着这位总能出人意料的天子。
今日接连遭受冲击,他们的精神已颇有些疲惫,甚至带上了几分听天由命的“摆烂”心态,只求陛下别再抛出什么石破天惊的东西。
朱由校迎着众人复杂的目光,缓缓说道:“商议一下,重组‘五军都督府’之事。”
“五军都督府!”
此言一出,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方才还有些松懈的朝堂,瞬间气氛紧绷到了极致,真正落针可闻!
勋贵们眼神瞬间变得火辣,不,是无比火热,呼吸都不由自主地急促了几分,不少人甚至下意识地挺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