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43章 地王到手与结识霍营东(2)

郑志杰逐个的将现场的几个大财团鬼佬介绍了下。

听完后,杨文东道:“这香港的几大洋行地产负责人,都在这里了啊。”

“是的。”郑志杰又道:“还有几个中等规模的洋行财团,必然那是安达石集团的;这一位是和记集团的大班祁德尊,那边是”

“祁德尊?”杨文东看向了此人。

60年代初,和记还不是香港的四大洋行之一,对比怡和、太古、会德丰还有一定的差距,正是眼前这位祁德尊,将和记经营成了未来的英资巨头。

就是太好大喜功了,不过能力还是很强的。

随后,郑志杰又介绍着其他人,香港的英国鬼佬介绍完后,就转向了华人,包括曾经的华人首富何家、还有其他几位30年代就出名的本土家族。

另外,还有一人非常特殊。

郑志杰道:“杨生,那位就是霍营东霍生,也是他发明了楼花与分层销售,刺激了整个香港地产市场。

严格来说,如果不到他的发明,我们长兴地产也不会发展这么快了。”

“是啊。”杨文东点点头说道:“可惜这种经营方法没有专利,不然他早就成世界首富了。”

前世其实不少人冤枉李黄瓜了,这家伙虽然心黑,但楼花与公摊,还真不是他发明的。

在50年代之前,香港的房子都是按栋卖的,地产市场基本的经营方式是地产商卖给有钱的收租公,一栋一栋的卖,然后收租公再租给大量的普通人。

可一栋楼太贵了,没多少人买的起,地产市场也一直表现平平,但霍营东就发明了分层销售,一层一层的卖,还说服了港府,按层来发放产权证书,于是市场火爆了一个数量级。

这个过程中,也就出现了公摊的概念。

而后续,霍又发现资金回流太慢了,于是发明了楼花,一个300万的楼盘,他自己只出了13万,其他的都是楼花的钱或者银行的钱,项目结束后能够赚到一百万。

于是,地产市场彻底火爆了

郑志杰笑说道:“对,据说很多其他国家,也都开始学习卖楼花了。”

“嗯。”杨文东点点头,也没有过去招呼,没必要这么刻意。

此刻拍卖会还没开始,所有人都是与自己认识的人招呼着,杨文东也是找到了渣打银行的一名熟人,闲聊着。

过了会,霍营东倒是走了过来,说道:“史密斯先生,你好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