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45章 技术研发的投入【求月票】(2)

旁边,一眼就能看到外界的工业楼:“以后你要好好学习,然后帮你爹地一起管理这么大的工厂。”

“等他长大了,这工厂可能就要搬走了。”杨文东笑了笑说道。

苏依依好奇问:“什么意思?”

杨文东没有多解释:“我估计20年后,香港经济发展迅速,人工成本增加,我们这些产业,就不适合待在香港了。”

80年代以后,香港的人工成本急剧增加,简单的工业是必须要转移走的,特别是眼下自己独断专利的产品,到那个时候专利过期,就只能靠着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来模仿可口可乐的运营模式了。

而改开的内地,正好是最佳的去处,人工更低、税收也可以谈,算是自己未来低端产业的完美投资方向了。

苏依依也已经懂一些经济常识,便问道:“类似现在的欧美向其他国家转移纺织业?”

“差不多吧?”杨文东点点头:“你不转移就是死,低端工厂就跟水一样,从高处往地处流,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你建的水坝再高也拦不住。”

二战之后的大几十年,低端产业就从欧美转移到日本再到香港再到内地再到东南亚,估计以后东南亚经济要是能起来的话,拿去非洲都是有可能的

“那香港怎么办?没工业了?“苏依依又问道。

杨文东耸耸肩说道:“那就只能往高端产业发展了,比如现在的电子产业、家电产业,就算高端的,今年香港的电子厂可是多了不少家,这就是趋势了。”

在前世,家电算是夕阳行业,主要也是因为市场饱和了,可在这个时代,就是妥妥的高科技产业。

别说空调冰箱电视,就算是收音机、甚至手电筒,都算有点技术含量的,光是一個灯泡,估计能造出来的国家都不多。

“也是啊。”苏依依又问:“你以前好像说过,那我们也要准备进入电子产业吗?”

“会的,等香港的电子产业基础再强一点,我们也会参与的。”杨文东点点头。

任谁穿越或者重生,都不会放弃电子产业,就算重生到了21世纪,也不会放过电子产业的衍生产物:互联网;

最多就是自己参与经营或者当天使投资者的区别

“嗯。”苏依依点点头。

她也知道杨文东的目标并非只是再不停的赚钱,而是扩大自己的事业,顺便能够在香港带动大量的就业,帮助底层的港人,摆脱极端的经济困难。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