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47章 进军电子产业的契机(3)

香港一共也就300多万人口,任何业务如果只有本土市场,那上限就低的可怜,电台又不太可能做到海外去,顶多一个澳门。

工业与航运的市场能那么大,那是因为它们都是主打的全球生意。

地产市场也不小,是因为它在吸所有香港经济的血,外加香港的位置特殊,不然地产也玩不到前世那么高的水平。

传媒这一块的上限就是如此,不过如果电视台出来了,那就会好很多,香港的电视台虽然很难传给国外,但电视节目却可以,做出的电视节目,是可以有外阜市场的。

电影行业也是如此,本土市场其实赚不了几个钱,外部的才是最重要的,90年代以后,香港电视与电影同时没落,也是因为海外市场被好莱坞大片攻下,同时又没把握住内地市场,自然也就废了。

张辉顿了顿,突然说道:“杨生,这个目标,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

“什么意思?”杨文东反问道。

张辉说道:“香港的收音机,恐怕马上就要大涨价了。”

杨文东又问:“为什么?”

“因为日本那边,对于出口香港的晶体管,即将大规模的出口征税。”张辉解释说道:

“这几年,香港的本土收音机,也在全球各个地方争夺日本收音机的市场,今年前十个月,香港出口美国的收音机就超过了50万台。

而收音机的核心成本就是晶体管,这个东西香港还不能生产,以前也都是从日本进口的。”

“香港收音机抢日本人的市场?这才两年时间吧?”杨文东倒是真的有些惊讶了。

虽然这是迟早的事,但他也想不到才两年时间就开始了。

在这个时代欧美人眼中,日本是卷王,不过再过20年后,他们会发现,韩国人比日本人更卷,而再过三四十年后,又会发现,华人才是最卷的。

现在的香港,其实也就是前世内地的一个缩影了,只不过总人口太少,外加十几年后地产当道,也就是属于昙花一“卷”了。

张辉确认说道:“对,收音机没什么技术含量,一些小工厂随便找几十个人,一天就能组装几百台;

虽然质量一般,可是便宜啊,出口市场也是做的风生水起了,这两年来,大部分零件是都可以在香港自产的,唯独核心的晶体管不行。”

杨文东点点头道:“所以小日本就准备对晶体管下手了?限制晶体管出口香港?”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