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349章 零售业的海外扩张投资(4)

型产业,能够带动大规模就业的工厂。”

“倒是巧了,刚刚我还在与老魏讨论这个问题。”杨文东笑了笑,问道:“那湾湾这边,能给出什么样的条件?”

跟港府谈投资,没什么意义,因为港英政府吹捧“自由市场原则”,基本上你爱来不来,除非是失业人数太多影响社会了,他们才可能稍微谈谈条件。

而其他正常的政府,对于外资来投资,一般都会有优惠的,比如前世80年代的内地,一个能创汇带动万人就业的工厂,能给出的优惠是非常多的。

王永庆道:“具体的就得靠杨生你自己的人去谈了,但基本上可以做到合适的地皮免费、3~5年税收优惠。”

“嗯,我会内部商量一下这个事。”杨文东点点头,随后问道:“如果我来湾湾投资服务业,行不行?”

“服务业?你是说家乐福?”王永庆追问道,他对杨文东这个大股东的很多产业,也知道一点。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对,家乐福也有意进军海外,湾湾这边会是第一个市场。”

“直接投资肯定不行,法律就是不容许。”王永庆道:“不过可以与本地资本合作,比如一些常见的加盟模式,入股不超过33%也行,政府那边也没有彻底封死,其实也是想着本土服务业能够学习一下海外经验。”

“我知道。”杨文东想了想,道:“那跟王生你合作?怎么样?”

“我?”王永庆不解问道:“可是我没有参与过零售行业啊?”

杨文东则道:‘这没关系,我需要的zz资源以及本地的人脉,这些你都有,经营方面,完全可以让我的人来、或者在湾湾招人就行了。’

现在的王永庆,已经是湾湾最大的塑料供应商,权势不算小,而未来五年十年,其产业发展速度将会更快,那在湾湾本土的地位自然更高。

这些也都符合杨文东在海外寻找本地财团合作的标准,只不过王永庆因为创业时间太短,还没有形成“财团”的意识。

“倒也可以。”王永庆点点头说道:“那我们怎么个加盟合作?”

杨文东想了想说道:“具体我会派人来与你谈的,包括湾湾政府那边,不过有个前提,如果以后湾湾容许外资独资投资,那我需要收回这些股权。”

香港地产即将出现问题,那自己的资金也可以适当的朝着另外一个华人聚集地湾湾转移了,虽然这边经济差了点,但人口要比香港多多了,综合来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