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369章 地产业务分配(3)

文东点点头说道:“那就跟他们谈好投资资金方面,至于这个住宅或者其他项目的合作,可以口头答应他们以后会加强合作,书面就不要写了。”

未来很多没办法明确的“合作”,自然不可能现在以纸面文字确定下来。

“好的。”郑志杰答应后,又问道:“那股份方面,需不需要多要一点?”

“不必,有的时候太多了也不好,以后如果他们发展不错,再找机会。”杨文东摇头说道:“20%暂时足够了。”

这投资新企业,要掌握循序渐进,不能一次性投资过多,不然可能会有反效果,人家自认为自己有能力,那可能会成立其他公司或者想办法掏空合资公司。

这也是人之常情,他自己如果身处这样的情况,也可能会如此,前世的很多天使轮互联网投资,也是这个目的。

先投入少部分资金获得少部分股份,这样创始人也会安心将公司业务做大做强,然后等分拆业务的成本越来越高,投资者再加码投入,放在传统产业也是如此。

这几家企业以后都会上市的,有的是机会。

“好,那我会尽快与他们达成一个双方都满意的估值。”郑志杰说道。

后面的一个月,杨文东没什么大事。

私人方面,他也经常约着白玉洁来酒店探讨窗户外面的风景,公务方面,也就一直盯着入股新鸿基与长江实业,眼下地产市场,杨文东也不准备再投入过大了,那投资一些未来地产巨头股份,最合适了。

不过目前也只有这两家,因为这两家是未来地产巨头之中,唯二的在60年代初期规模非常小,但70年代开始崛起的,最核心的因素就是这两家抓住了几年后的地产危机,胆子足够大,拼命囤地,最终等68年之后就翻身超车了。

而其他的,或许也有部分可以抄底了,但具体情况不清楚,且如今这些公司规模也不小,处于巅峰股价,杨文东自然不会投资,就算要投,也需要等到地产危机期间,这些地产企业业务受损再说。

12月6日,郑志杰最终与新鸿基及长江实业达成协议,分别投资230万及370万港元,获得两家公司各20%的股份,同时,也会逐步的进行多方面的合作等等。

心情大好之下,杨文东再一次约了白玉洁,一番耕耘之后,精神气爽。

待二人来到客厅吃点零食的时候,白玉洁问:“今天看你很开心啊,什么事?”

杨文东笑说道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