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第29章 淞沪战败(3)

落的金屑。

八十公里外,膏药旗在海关大楼升起。而通往金陵的土路上,无数赤脚的士兵正拖着溃烂的脚掌行军,草鞋印烙进1937年初冬的冻土,像一串永远走不到头的省略号。

第二天申报头版:国府军转进新防线。只有卖粢饭团的老头在嘀咕:

"作孽啊,黄浦江都染红了。"

淞沪会战是华夏军队第一次以全国之力,在现代化战场上与日军正面决战。总裁调集了最精锐的德械师,桂系、川军、西北军不同派系的部队第一次真正并肩作战。

尽管最终被迫撤退,但这场战役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华夏"的狂妄,让世界看到——华夏,不会轻易倒下!

淞沪会战改变了战争的走向。日军原计划速战速决,直取金陵,可淞沪一战,硬生生拖住了他们三个月。这三个月,让国府得以将沿海工业内迁,让国际社会开始正视华夏的抗战决心。

它点燃了全民抗战的怒火。沪上市民冒着炮火给前线送饭、抬伤员;学生们组织战地服务团;商人捐钱捐物这场战役让华夏人明白,退无可退,唯有死战!

1937年11月,当最后一批国府军撤出沪上时,整座城市已成焦土。但硝烟中,一面残破的青天白日旗仍飘在四行仓库的楼顶。八百壮士的坚守,向世界宣告:

华夏,绝不屈服!

淞沪会战,是败仗,但更是淬火之战。它用鲜血证明,华夏民族的血性,从未冷却。

(第二卷完)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