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5章 雾都之行(三)(2)

.

顾家生被他看的毛毛的,立刻解释,同时语气坚定:

“辞公,此非消极退守,而是主动选择战场,樟城非金陵,因地形受限,日军能展开的主攻部队撑死不会超过两个师团。我军若依托城区复杂街巷、预先构筑坚固的永久工事,这样就能极大限制日军战车和炮火的优势,迫其与我军进行最残酷、也最消耗其兵力和锐气的巷战之中。”

他进一步分析,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预见的光芒:

“只要守城部队意志足够坚强,就能将日军主力牢牢拖在樟城之中,为我外线主力兵团争取到宝贵的时间与战机。待其在外线寻机击破日军一翼,即可回师反包围,到时里应外合,中心开花,战局不说逆转,但聚歼顽敌一部亦非不可能!”

顾家生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就是守樟城,通过巷战拖住敌人,再歼灭日军的有生力量之后即可放弃樟城。

日军铺的摊子太大了,只要能大量消耗其有生力量,如果可以的话再打残日军一到两个师团,那么就能大大拖延日军进攻长沙的时间,毕竟“野兽”受伤了还要舔舐伤口不是。

顾家生的脑海中闪过未来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影子,日军虽曾攻入长沙城内,却最终惨败溃退。他此刻要做的,就是将这种“磨心”战术提前运用,并赋予更积极的进攻性。

他虽无法明言,但他坚信,在现有条件下,这是挡住日军钢铁部队铁蹄,并最终达到大量杀伤其有生力量的最佳,亦或许是唯一的方法。

“固守樟城,非为守城而守城,”

顾家生总结道:

“实为决战而守城,将樟城变为吞噬日军血肉的磨盘,以此为饵,为我外线机动兵团创造决胜之机。

最终目的,是打残日军,为保卫长沙争取时间,最好的结果就是予敌第十一军以重创,此战若胜,则湘北乃至华中局势,必将为之一新。”

书房内陷入一片寂静,只有壁炉柴火的噼啪声。顾家生的方案大胆、冒险,甚至有些离经叛道,但其内在的逻辑、对敌我优劣的深刻剖析,以及对最终战略目标(为保卫长沙争取时间)的清晰指向,都让陈程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陈程并不是草包,顾家生都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他盯着地图上那座名为樟城的城池,目光灼灼,仿佛已能看到那里即将爆发的血火鏖战,以及其后牵连的整个战局。

顾家生那套“决战守城”的大胆构想,以其内在的残酷逻辑和潜在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